治疗白癜风效果怎么样人情乌纱
人情乌纱
Time 14:05:04 情感驿站 女人口述
昨天的《南方周末》上有一篇文章,标题是《揭秘领导人秘书:部分高官退休前会安排好秘书去处》。我曾经做过国企领导的秘书,对此颇有感触。
实际上,中国的官场(包括行*化的企事业单位)官僚作风严重,实权实职的处级官员(县长、县委书记等),都配有专职秘书,包括文字秘书和生活秘书。我有一位同乡,从前就是县长的生活秘书,每天忙得不可开交;我在中型国企呆过,担任过办公室秘书,专门给董事长(科局级干部)起草文件。
给领导担任秘书,有什么好处?
《南方周末》这篇文章说:“领导人对秘书的任命具有决定性权力。”领导选择秘书,除了常规的能力和背景外,肯定还有领导的特殊要求;每天跟在领导身边的人,如果领导头一眼就看不上,当然不可能任用,否则这不是给自己添堵吗?有些领导人的秘书,从前是领导的熟人,领导从乡里带到县里,县里带到省里,地方带到中央的,因为彼此知根知底,用着趁手;实际上,能力强、手腕高的秘书,能给领导加分,帮助领导获得升迁,这样的秘书领导当然欢迎。
秘书跟着领导跑腿,是领导的亲信,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况且,知晓领导好些事情,所以,南方周末这篇文章写到:“领导人退休之后,秘书一般是不会追随着继续为领导服务的。体贴的领导一般会在距离退休前几个月到半年左右时间里,安排好秘书的去处。”
——从前,宰相府里看门的,比县太爷还要威风,这是自然的;看门人有没有行*级别,不得而知,但至少也是县处级干部,否则见到县太爷也不会如此趾高气扬;现在流行级别,秘书的级别跟领导人的级别很有关系,国家领导人的秘书,据说有副部级的。
秘书跟着领导的好处是近水楼台先得月,领导升迁,秘书跟着升官,级别不断提高,所以,跟对了领导至关重要——有的领导能力不够,能量不大,升迁空间很小,秘书的前途也不大;有些领导是贪官,东窗事发了,秘书或多或少有些嫌疑,脱不了干系,前途大受影响;级别高、能力强的领导,秘书相当沾光,领导退休后能获得肥缺;当然,秘书自身的水平、能力和服务领导的方式方法,也很重要,只有让领导充分满意了,领导在卸任前才会贴心贴意地为秘书安排好最佳的去处,如果秘书没有全心全意为领导服务,让领导满意,领导也不会全心全意为秘书的前程负责。
为什么领导对秘书这么“体贴”,会在退休之前为自己的秘书安排好职位?一方面,这是领导对秘书为自己服务的回报;另一方面,官员卸任前给秘书找好去处,这既是中国官场的成例,也是官场的人情世故,做秘书这一行的,对此都会有所期许;假定某位领导对秘书的前程不闻不问,在官场上也会被人微词;第三,更为重要的是,安排好秘书的去处,也是延续领导自己的利益的方式。读者想想,领导帮秘书谋得肥缺,退休后,秘书不得好好回报自己的老领导?这不仅是官场的人情世故,也是世俗的人情世故了。
南方周末的文章倒是很直白,说中央领导的秘书彬彬有礼,很有修养,不像有些地方的秘书,看上去“油滑”,这也容易理解。实际上,做好秘书这一行相当不易,得学会察言观色,揣摩领导的意图和癖好;如果领导作风正派,是个清官,秘书倒是好做,至少比较单纯;问题是中国腐败的官场还剩下几只好鸟?所以,秘书也需要揣摩领导的歪门邪道,秘书帮领导传话、拉帮结派、公关、收钱、拉皮条、把门站岗、干黑活,甚至做领导的替罪羊,也不会是一例两例。
——我那位同乡,担任领导的生活秘书多年,领导离职后,仅被安排了一个闲职,可见领导并没有把他安排好。我想,同乡人品不错,原来是教师,后来考了公务员,我见到过他几次,也没有感觉到“油滑”,这大概是一个公事公办的正派秘书,不擅长玩猫腻,对领导的特殊癖好可能也没有研究透,估计没有给领导带来便利和好处,所以,不被领导看好、不受领导待见,也很正常。
我只是感慨,在中国的官场,领导同志们给自己的秘书送了多少顶礼品乌纱、人情乌纱?代表了公权力的乌纱,在一些领导那里,不过是私相授受的人情而已;这也说明,我国的官场依然停留在落后的封建时代,至少也是计划经济年代,这种用人体制,并不能确保最有水平、能力和诚实、正直的人为国家服务,却往往能确保那些最擅长为领导服务的所谓“聪明”人做官。
本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