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医院在哪里 http://www.t52mall.com/m/"
4月最后一天,北京发布疫情防控通知,五一假期开始,全市餐饮经营单位暂停堂食。作为北京的美食地标,簋街的小龙虾名扬四海,尤以夏天为最盛,站在旺季的门槛上,却遭遇疫情迎头冲撞。
疫情第3年,餐饮从业者再也坐不住了,他们开始尝试各种方式招徕生意,线下没有客流,就从线上拉客,摆摊没有生意就尝试外卖。饱受忧患的簋街餐饮从业者,普通店员、厨师到老板,仍在这一条街上坚守。危机即机会。有从业者将疫情带给餐饮业的重击视作市场洗牌:“等一切结束,我们还立着,还在不断精进,就是机会最大的一个。”
小龙虾怎么办
距离堂食禁令生效的零点还有十来分钟,张钧知道,自己可以提前放假了。在簋街这家小龙虾店,张钧是保安也是泊车员,同时,还要喊客招引路人进店消费。供职的小龙虾店已没有食客,四下不见行人,偶尔有过路车呼啸驶过,行色匆匆,让招手的动作也显得多余。
“说实话,现在我(工作)都没必要了。”张钧垂下手来点烟。整个晚上,他成功拦住的两位路人,都是来采访的媒体记者。
沿着东直门立交桥,往西走到交道口东大街,米的簋街是北京最具名气和历史的美食街。簋,是中国古代一种食物容器的名字。鼎盛时,簋街密集地开了余家24小时营业的餐厅,每家都挤满排队的食客,好事者拿计数器数过,一天差不多有10万人。许多外国游客第一次享用中餐就在簋街,认识了烤鱼、馋嘴蛙和麻辣小龙虾。
图
簋街第一家24小时餐厅“晓林菜馆”,门口立着簋街的简史石碑和塑像
簋街从未如此安静。街上早就是空的了。这是年4月30日的夜晚。4小时前,北京发布疫情防控通知,5月1日至4日,全市餐饮经营单位暂停堂食。突然下达的堂食禁令,让厨师长和餐馆老板们有些措手不及,他们第一时间想到的,是给供应商打电话,商量把还没送来的食材退掉。
夏初的五月天,正是小龙虾的旺季。往年,簋街小龙虾店的老板们为了五一小长假,会兴冲冲地备上数百斤原材料。可眼下,堆满后厨的虾与香辛料都是负担。宴席不待开启就要收拾残局。有的老板坐不住,亲自走到门口来,试图在最后几个小时里多争取几位客人。
簋街最炙手可热、门口永远排长队的胡大饭馆,在接到通知的第一时间召集了管理层开会。5月1日至4日,门店服务人员放假,管理部门和后厨做好外卖准备。备好的小龙虾可以以外卖的方式做掉。
两三年以前,包括胡大在内的多数小龙虾店都没考虑过做外卖,他们顾不上簋街以外的客人。禁令生效的这个晚上,好几家一直坚持传统餐饮经营方式的小餐馆,也研究起了外卖系统的抽成机制。没有客人的餐馆显得更忙乱了,店员像空转的陀螺。
张宏德是一家小龙虾店的经理,不知出于什么考虑,老板始终不愿做外卖。面对在暂停营业的通知,老板决定,停就停吧,原材料自己消化。从事餐饮业十来年,张宏德头一回在五一期间放假。他和店员一起清点了厨房的食材,斤为顾客准备的小龙虾,现在都是他们的了。
一年不如一年,今天不如昨天,你就看吧。张钧嘴上这么说,眼神仍机警地搜索着四周来客。从前,簋街几乎家家饭馆门口都站着喊客的哥们儿,他们既是对手也是同伴,你一句我一句地争客人,营造簋街的热闹。今年,这个角色的数量明显消减。一同隐没的,还有抱着吉他的溜店歌手,怀抱花与气球紧随路人的孩子,趴在折叠车上等活的代驾。
图
失去人流的簋街
疫情席卷的第三个年头,扛不住现金流的店铺早已关闭一茬,余下还在营业的,生意也大不如昨。张宏德在年秋末来到簋街,当时他听人说这里生意好,没想工作不到半年就遇到疫情。店里的员工最多时将近90人,如今只剩下三分之一。
“搁过去订货,那是几千斤,甚至成吨成吨地定,现在也就百来斤吧。”据簋街老徐龙虾馆店员孔雪称,簋街这些店,80%的小龙虾是从自家饭店的老板那买的。她指指店招牌中央的肖像画,徐老爷子,自90年代开始为簋街供应小龙虾,谁家要订货,打电话向徐老爷子预约,小龙虾立马从江苏坐飞机来到北京。
拉泔水的大爷最清楚簋街生意的起伏。“现在这条街,就胡大能有点泔水,这证明啥,他还有客人,有厨余垃圾,我一天拉一回。其他的,两天跑一趟得了。”
簋街的谷底
过一天算一天。如今在簋街讨生活的人们这样说。偶尔,簋街的餐饮从业者们会回忆过去的繁盛。这是他们仍在坚守的一些支撑。
“龙虾最重要的是什么?”谈及麻辣小龙虾是如何成为被簋街选中的食物,簋街商会会长、花家怡园的老板花雷解释:一、麻辣,刺激人的味觉;二、剥壳的过程,完整的虾肉取出来,你就体会俩字,“征服”。两者结合,像嗑瓜子,有时候上瘾了,要不就不吃,吃了就停不下来。
差不多20年前,花雷牵头,和簋街的老板们办了第一届小龙虾节。当时,因市政道路改造和危旧房拆迁,簋街流失了60多家商铺。靠小龙虾节,簋街再次聚拢了人气。
图
北新桥地铁站挂满簋街标志性的红灯笼
孔雪是年来的簋街。那时她18岁,在饭店上夜班。印象最深的,是每天傍晚五点准时出现的卖花女孩,小的八九岁,大的得有十一二了,正是上学年纪,却总在簋街待到凌晨三四点才走。“靓妹,红艳......"孔雪脱口而出她们的名字,她一直怀疑她们是被拐卖来北京的。
再就是打架的人。来簋街吃饭的人大都带着上半场的醉意,经常吃着吃着,一句话不对付就动手。时有保安紧急召隔壁馆子的员工帮忙拉架。
年,因为簋街的店铺拆迁,孔雪离开北京,去南方的手机配件厂打工。现在孔雪40多岁,又回到簋街,跟着20年前就认识的老板,继续卖小龙虾。许多人像孔雪一样,在簋街多家店铺打过工,一直住在簋街附近的宿舍,曾经迫不得已地离开,再回来,时不时又要面临离开的处境。某种程度上,对他们来说,簋街就相当于北京。簋街变化很大。街道干净了,装修雅了,流行的食物种类三年一换,最稳定的还是小龙虾。24小时营业的餐馆不剩几家,还在经营的老店,唯独胡大人气旺盛。年轻的游客闻名而来,看街道冷清,不敢相信,问站在店门口的孔雪,“这是真的簋街吗?”
孔雪点头。
图
一位店员在街边树下枯坐
薛丽娟是胡大四合院店的店长。年,她刚来胡大时,每天都心疼客人吃不完、倒掉的小龙虾,个个都有10钱。龙虾按只卖,但人们喜欢按盘买,一个不锈钢的长方形盘最多装50只小龙虾,那时的客人上来就先要4盘。年后,客人点单明显谨慎,通常是一份虾,配盘菜。收餐时再没看到剩龙虾的了。
最初收到禁止堂食通知,谁都没想到,簋街将迎来的,是36天的漫长空档期。对于饱经忧患的簋街餐饮从业者们而言,挺住就意味着一切。
每天下午,胡大四合院店的经理曼曼准时收看疫情发布会直播,想知道究竟什么时候恢复堂食。她在宿舍练字帖,写日记,努力打发空闲时间,捱到5月4日,看新闻还没提堂食的事儿,心里一下子没底了。
簋街小龙虾除了胡大,就是仔仔。老板高远已经很久没来簋街,心思放到了别处。年,他回到湖南长沙,一周时间立项,20天连开5家餐馆。年,簋街风头正劲时,他也是用同样的方式把招牌铺满了簋街。如今仔仔经营艰难,簋街的分店还剩3家正常营业。
簋街所有餐馆都一样,员工轮批上班,轮到排班表的那天才有工资,但老板保证包吃住。簋街仔仔九分店的店长对此表示理解,毕竟,簋街在谷底已经很久了,谷底有谷底的活法。簋街是寸土寸金的地方,面积越大,员工越多,老板每天赔得就越多。
36天,花式生存战
现在,花雷很少再讲什么征服,也不愿细说疫情让他亏损了多少数字。可以肯定的是,现在簋街每家店铺都在赔钱。花雷心态不错,暂停堂食的36天,他一个礼拜有5、6天在踢球。“好像在监狱里面待久了,我认为我肯定能出去,对自由的渴望有,但再来一个月俩月,我也可以。”
对恢复堂食后追回营业额,花雷不抱期待,“不存在报复性消费,报什么复,老百姓兜里都没钱了,拿什么报复。”
胡大自存的方式是做外卖,依靠着品牌的底子,营业额一度达到了正常的30至40%。这一做法也被其他簋街商家模仿。可效果并不显著。仔仔九分店长每天盯着手机守外卖订单,“天天没人,哪个目标也完成不了,没法弄了”。春节时,簋街仔仔小龙虾各分店店长憧憬过年的营收额,每月、每天的KPI都有明确的目标数字,没法堂食,营业额一下跳了悬崖。
图
外卖是少有的自救办法
线下不行,就从线上想办法,外卖订单就是从线上来的。问题是,如何获得更多的订单?逼得没办法的小龙虾店开始琢磨流量这件事,街上人流没有了,线上流量仍在:不如短视频、搞直播,把厨房和前台搬到抖音上去,薅到订单“能赚点是点”。
自救心切的簋街仔仔率先行动,他们把直播间设置在大包间,蒜蓉、麻辣、十三香味道的小龙虾从下锅到摆桌,全程放送出去。通过低到被称作“自杀式销售”的价格,直播间一下子涌进人。
图
簋街仔仔把直播间设置在大包间里
订单量远超预期,和疫情一样,杀得簋街仔仔措手不及。全城暂停堂食,导致外卖和闪送运力极紧张,第一天,簋街仔仔的销售额8万块,最终只送出去18单。店长们如何加钱也叫不到骑手。总经理周俊急了,在网上找到一个快递群,急征同城骑手,总算送出多单外卖。
与爆单同时到来的是客户投诉,簋街仔仔因此被抖音官方要求停播整改,问题解决了才能重新上线。
顺丰一位站长主动找到周俊,此后,所有外卖单子都由专业团队配送,运力问题总算得到解决。最多的一天,光是配送费就花了近10万。其中,最远的订单来自当时还处于封管区的房山。同一地址下,订购了80多份小龙虾,周俊一看就懂了,这可能是一整个小区对小龙虾的渴望。周俊派一辆专车把小龙虾送了过去。
不能堂食的5月,簋街仔仔通过在抖音直播,销出余万元的小龙虾。周俊清晰地记得,有一个礼拜六,当天从湖北运进北京的10吨小龙虾全卖光了。
图
簋街仔仔的抖音直播战绩
通乐饭馆的老板自90年代就在簋街做生意,靠口碑和回头客经营着老店。他迄今搞不明白抖音怎么玩,狠了狠心,朋友圈发布公告:小龙虾回到10年前的价格,3元一只。发完广告,他坐在椅子上等客人过问,但耐心不超五分钟,就溜到隔壁店铺,与别的老板一起喝酒。
今年以来,簋街上大部分小店、老店都要撑不住了。通乐饭馆已经在考虑闭店,老板夜夜饮酒,眉头就没有拧开过。令他忧心的,是每月80来万的房租,日渐减少的营业额,和从四川老家带来的一帮伙计。
簋街的客流一直被胡大和仔仔占据,但小店也仰赖大店分来的人气,暂停堂食后,这点惠利也没了。为打破零销量的噩梦,一些小店也学习簋街仔仔的直播方式,在抖音发起促销活动,找博主帮忙宣传,套餐价格最低达到99元4斤。
“太卷了。”低价小龙虾铺天盖地,在直播间,有人评价胡大的小龙虾贵。市场部总监王作维有些为难,胡大绝不可能卖出那种价格。可低价救市方法的确奏效,一时间,小龙虾占据外卖软件的宵夜专区。无法堂食的日子,北京人爱上野餐,在路边实现小龙虾自由。
想到这,王作维突然脑子一转,封管的日子,大家出不去,才更希望让嘴巴去旅行。她开始琢磨,小龙虾能跟什么世界上哪些食物结合,最后想到寿司。她找到胡大总店的邻居九本寿司店,联名推出一款“小龙虾反卷寿司”,颇受粉丝喜爱。
危机即机会,胡大的总经理郭冬常说这句话。万物都有周期性,经济、企业、疫情,总能掌握其中规律。有规律,就找得到对策。他将疫情带给餐饮业的重击视作市场洗牌,“等一切结束,我们还立着,还在不断精进,就是机会最大的一个。”
“过冬”的簋街,期许夏天
今年春天,胡大按过往经验,招聘了满额满岗的员工。维护员工的情绪稳定,成为胡大管理层的工作重点。四合院店专门圈出一片供赋闲员工娱乐的场地,支起投影仪,平日给排队食客准备的花生和瓜子,都摆了过来。
不上班的日子,员工依旧两点一线,一日三餐都在四合院里。大家一起看电影,唱K,下棋,跳本草纲目,像在过真正的暑假。
6月5日,恢复堂食的通知终于来了。胡大的管理层即刻凑到一起开会。会议中途,人员分成两派,有人提议当晚凌晨就开堂食,另一派则出于防疫考虑:凌晨、小龙虾,听起来就放松,但防疫会不会因此更难控制?
双方开始拉锯,两小时后,办公室主任给相关部门拨去电话。结论是,凌晨即进入6月6日,没有违反防疫规定,准许开放堂食。
所有人都开始兴奋。在过去的36天,他们几乎每一天都在策划着恢复堂食。胡大四合院店利用这个空档,检修了店内设施;恢复堂食的物料、推送文章,半个月前就准备好了,海报已修改数次;过去胡大仰赖簋街的客流,不怎么在意线上运营,但这些日子,市场部策划了7场活动。
一线员工也从未如此地渴望上班。以前天天接待顾客,暂停堂食后,很多人两三天才能轮上一次班,心理有落差,一下子不知道干什么。曼曼时不时开会,还要开解员工:“公司做不了主,现在整个北京市都是一样。”
图
没有客人的晚上,伙计们在店里庆祝生日
胡大小龙虾有个抖音号,一直由合作的代运营团队制作,因疫情,内容团队没办法继续拍摄了。赶上,市场部又想做点线上企划,王作维拉来几名不在排班表上的伙伴,自己写小剧本,拍视频发上抖音,点赞数比以往还高。
因为拍视频,赋闲的员工开始联动,拍起了抖音正流行的段子:“我是胡大的,胡大簋街的,龙虾是麻辣味的......”
这是胡大总经理郭冬最想看到的场景。娱乐起来,动起来,即使没工作,日子也要过得有士气。他和岳母、胡大创始人孙玉珍女士,时不时会到院子里看看自家的伙伴,吃饭的人多吗?来看电影的人多吗?五子棋、跳棋、围棋、各种棋,有没有应下尽下?
郭总一向气定神闲,一下子平息了员工的焦躁。大家不再忧心未来,转而为好的可能性做准备。店员们想在开堂食后,给可能来店里过生日的客人跳舞庆祝,于是开始学起了舞蹈。
努力进行线上运营的结果,是超出日常%的外卖订单量。最多的一天,胡大接到笔订单。由于外卖平台运力不足,一些外卖单迟迟没有骑手响应,每个管理层员工都加入了送外卖的队伍,两三公里内骑电瓶车,远一些的坐班车。这也是暂停堂食期间,难得能与顾客见面的珍贵时刻。
6月5日,得知即将要开堂食了,店长薛丽娟内心充盈着一股强烈的感觉,渴望。她渴望顾客,就像顾客渴望小龙虾一样。堂食前的最后一次开会,她说,“一定要把我们憋了这么长时间的这种能量,还有我们的优质服务,一定要展现出来。”
所有人都调动了起来。市场部汇算,在暂停堂食的36天,胡大送出了00多份小龙虾。这个结果,不仅意味着销售额的增长,还确定了人们在无常和危难中习得的能力。他们决定持续线上的运营。
图
胡大饭馆的灯笼下挂着“北京加油”的标牌
6月6日凌晨,堂食开。这天是芒种,意味着曙光在望,有播种,有收获。不到零时,人们便在胡大总店的门口排起长队。一位终于等到位的女士,刚听到叫号声就急急地冲了进去,连包都顾不上拿。
此后三天,簋街渐渐回暖,卖花的老妇、歌手和流浪汉都回来了。夜里,一位头发长到胸前的流浪汉拉开老徐龙虾馆的门,兀自走到柜台,拿了罐啤酒,朝店员挥挥手,表达久别重逢的感谢。
直至6月9日,北京疫情再起,簋街上刚涌起的人流又稀疏了起来。
-END-
文图
刘妍
编辑
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