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孩子学业繁重,电脑手机iPad的普及,户外活动的时间越来越少,很多的小朋友出现脖子往前倾的情况,应该如何避免呢,其实这也是老少咸宜的方法。
先恐吓一下,下图是正常姿势与脖子前倾对颈椎的压力对比,可以看出严重情况下,颈椎会承受3倍于它本生应该承受的生活的重担,还有可能增生出进一步的驼背,飞起一般的肩胛骨(wingingscapulae)、圆肩等。人脖子背后第七节颈椎处(沿着肩膀摸上去就好)有一个微微隆起的小包,有的人的小包摸上去很厚实,跟猫掌似的,就是因为颈椎觉得他一人承受不来这么多生活的重担,便召唤了一堆脂肪及结缔组织来帮忙。
上图就是飞起一般的肩胛骨,别告诉我这是神马美丽的蝴蝶骨,这是病,得治!恐吓完毕,让我们来谈谈治疗方法,过程漫长需坚持。让我先来说明一个重要观点就是,关于改善姿势,想要真正长期的有效,一定要加强有关肌肉的强化。不然即使你在有意识得坐端正,无意识的时候神经系统自动挑选出了原来的样子。身体很聪明,他知道哪块强壮的肌肉值得依靠,哪块弱肌不靠谱。要改善脖子前倾主要涉及到两部分:
OA关节(如下图)occipitoatlantaljoint,即枕骨与第一块颈椎的连接处
颈椎曲线
下图是脖子前倾的x光图,从右到左严重程度递增,实线是正常颈椎曲线,虚线是前倾曲线。可以看出长期以来的脖子前倾=OA关节过于伸展(下巴上仰)+整个颈椎线条过于弯曲。
长此以往,颈部肌肉状态由下图呈现。曲线两头表示弱肌,需要强化:
1.颈部深处的屈肌(坐直,直视前方,下巴往里收,呈双下巴样。从坚持30秒开始,一天三次。这个动作很微小,要感觉到后颈有一根筋在把你往上提)
2.肩胛骨周围的长斜方肌,前锯肌,下斜方肌。直线两头表示平时被压榨的很惨的肌肉,需要拉伸放松:1.上斜方肌,提肩肌2.胸大肌,胸小肌
改善方法
长斜方肌的位置如下图所示,AB图分别表示锻炼时候的起始和终始动作,一天三组,5~12一组,每组间隔2~3min。
下斜方肌:直接平地趴下,手臂平举往前伸过肩胛骨做超人状,坚持20秒吧,或者到肩胛骨下方酸的不行了。一天三组
拉伸上斜方肌:先收下巴做个双下巴,再把头往一边拉,轻点,如果没感觉,用手按住头,或者把头往相同方向旋转,感觉那叫一个酸爽。注意:有脊椎动脉方面疾病的慎用(动脉硬化之类的)!
拉伸提肩肌:下图拉伸的是右边,低头,往左扭,同时右边肩膀往下压。注意:有脊椎动脉方面疾病的慎用(动脉硬化之类的)!
拉伸胸小肌胸大肌:保持脊柱中立状态,表驼背故意挺胸之类的。不建议两边同时拉。
还有一个简单的拉胸大肌胸小肌:这个有点高难度,简单点可以把泡沫抽换成一卷卷好的浴巾垫在脊柱下面,双手摊开呈死鱼状,如果达不到想象中酸爽的效果让基友轻轻按住两边肩膀。
每天没事就拉伸,每次保持30秒以上就好,那个收下巴的动作写作业看电脑玩手机的时候都可以做。
上交叉综合症症状/评估/治疗
概述
主要表现为头前引、胸椎屈度过大、肩胛骨前引、肱骨内旋。通常上交叉以上状况会是一种或几种同时伴随出现。
上交叉人群主要有办公室族、司机、学生、年长者。它的危害有:颈压力大、颈酸痛、胸腔变小限制呼吸、骨盆后倾……
肩胛骨前引
a、被评估者的四指宽度将为参照物,可用评估者的四指宽度与之对比记下差值
b、让被评估者闭眼踏步30s,放松自然站立
c、背面观被评估者肩胛骨内侧缘与脊柱间间距,是否大于被评估者四指宽度
d、大于四指宽度则为肩胛骨前引
涉及肌肉
胸小肌
起点:第3~5拉肋骨
止点:肩胛骨喙突
功能:拉肩胛骨向前下方
神经支配:胸内侧神经
前锯肌
起点:上8或9个肋骨外面
止点:肩胛骨内侧缘和下角
功能:拉肩胛骨向前并紧贴胸廓
神经支配:胸长神经
斜方肌
起点:上项线、枕外隆突、项韧带和全部胸椎棘突
止点:锁骨外侧1/3、肩峰、肩胛冈
功能:拉肩胛骨向脊柱靠拢,上部纤维提肩胛骨,下部纤维降肩胛骨
神经支配:副神经
菱形肌
起点:下位二个颈椎和上位四个胸椎棘突
止点:肩胛骨内侧缘
功能:牵引肩胛骨向内上并向脊柱靠拢
神经支配:肩胛背神经
肩胛骨稳定
(上回旋)(下部斜方肌与胸小肌拮抗)
肩胛骨前引分析
胸小肌、前锯肌紧张痉挛拉动肩胛骨前引,支持肩胛骨缩回的菱形肌、中下斜方肌无力,故导致肩胛骨长期处于前引状态。
处理原则
A、松解紧张肌
胸小肌,由喙突斜向下顺胸小肌肌腹进行手法按压松解
前锯肌,手握拳,用拳面在肋骨上顺前锯肌肌腹方向滑动松解
B、训练薄弱肌
训练中下斜方肌、菱形肌
训练动作如图所示:做“T”“Y”肩胛骨的前引缩回,做“W”上回旋、下回旋。
肱骨内旋
1评估:
让被评估者闭眼踏步30秒,自然站立放松状态握笔,正面观察笔朝向,笔朝向内测则为肱骨内旋。
正常内旋
2涉及肌肉
大圆肌
起:肩胛骨下角背面
止:肱骨小结节嵴
功能:内旋、内收、后伸
三角肌
起:前束起于锁骨外侧半,中束起于肩峰,后束起于肩胛冈
止:三束一起止于三角肌粗隆
功能:前束使肩关节屈、内旋,中束使肩关节外展,后束使肩关节伸、外旋
肩胛下肌
起:肩胛下窝
止:肱骨小结节
功能:肩关节内旋、内收
胸大肌
起:锁骨内侧半,胸骨,第一至六肋软骨,腹直肌鞘前侧
止:肱骨大结节
功能:使肩关节屈,内收,内旋
背阔肌
起:七至十二胸椎及全部腰椎棘突,骶骨,髂嵴,十至十二肋外面
止:肱骨小结节嵴
功能:肩关节伸,内收,内旋
冈下肌
起:冈下窝
止:肱骨大结节
功能:肩关节外旋,内收,伸
小圆肌
起:肩胛骨外侧缘背面
止:肱骨大结节
功能:肩关节外旋,内收,后伸
3力学分析
内旋肌紧张,外旋肌肌力下降
内旋肌有以下——大圆肌,三角肌前束,肩胛下肌,胸大肌,背阔肌
外旋肌有——三角肌后束,冈下肌,小圆肌
4处理方案
(1).放松紧张肌肉
(2).训练薄弱肌群
A内旋肌拉伸
a、三角肌前束拉伸
b、胸大肌拉伸
c、背阔肌拉伸
B外旋肌训练(侧卧,腰背挺直,腹部收紧,屈肘,大臂夹紧做肱骨内旋。在保证动作质量前提下可以加负重(手握哑铃),建议每组做8个,每边四组)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