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主动脉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10月2日周五养生堂天津中 [复制链接]

1#
北京中科白殿医院官网 https://4001582233.114.qq.com/

正值秋分时节,马上就是寒露,昼渐短,夜渐长,日照减少,热气慢慢退去,寒气渐生,昼夜的温差较大,晨晚略感丝丝寒意。那么这个节气对人们身体有哪些影响?

现已进入深秋季节,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属于秋季的第五个节气。随着寒露的到来,气候由热转寒,万物随寒气增长,逐渐萧落,这是冷热交替的季节。俗话说“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可见到了寒露节气就更要着重注意保温了,尤其是距离心脏最远的脚。否则寒气、凉气可能会透过脚部蔓延至全身,这样的话,就可能出现我们常说的“寒从足生”了,这样的寒冷、寒意,对于身体的影响会很大。

首先对人体气血的影响是显著的:《*帝内经》里说:“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这里的泣而不行,就是寒邪侵袭于脉外,使血管收缩,血脉流行不畅;若寒邪侵入脉中,则经脉阴阳相交,脉气不能畅通,就要突然发生疼痛。

其次对人体的五脏活动密切影响:在《*帝内经》里还有肝主春、心主夏、脾主长夏、肺主秋、肾主冬的明文记载。肺与秋同属于五行之金。肺与秋气相通,故肺金之气应秋而旺盛,在秋季肺的制约和收敛功能最为强盛。我们都知道秋季气候多清凉干燥,而肺本身是个清虚的脏器,喜欢清润,所以秋季易见肺燥的症状。相信大家都有过这种感受,在秋天会觉得口鼻干燥、甚至干咳无痰。

对人体精神活动的影响:源自《*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四气,此指春夏秋冬四时的气候,即春温、夏热、秋凉、冬寒。调神,指调理、调摄精神情志。阐述人体顺应四时气候变化来调摄精神活动,使之适应自然界生长收藏的规律而达到养生防病的目的。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秋刑是指深秋(霜降后)的肃杀之气。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

另外寒露过后,秋燥伴寒邪,燥邪易侵入肺,而肺主皮毛,故易致皮肤干燥、容易瘙痒,也会引起脱发。

寒露节气对于人体的影响,如果我们在日常工作及生活中没有重视,则很容易造成所谓“节气病”,大家如果细心去看,我们中医病历与西医病历中最大的区别就是:中医病历中一定要强调写发病节气,可见24节气对于人们身体健康是有很大的影响的。在寒露节气最容易出现的以下几种高发病:

1、心血管疾病:我在多年的临床诊疗中发现,每到气候交替,患心脑血管血栓的病人就会明显增加,分析原因:寒露季节,天气变冷、全身血管易遇冷收缩,影响血液循环,血流速度减慢,易于形成血栓。另外由于寒气对血脉的影响,血压易波动,高血压病人也增多了。所以这个季节一定要注意保暖,增加适当运动,促进血液循环,防治血栓形成。

2、呼吸道疾病:“金秋之时,燥气当令”,此时燥邪之气易侵犯人体而耗伤肺之阴精,如果调养不当,人体会出现咽干、鼻燥,严重者出现过敏性鼻炎、哮喘、老年体弱可出现肺炎等病症,可以注意环境空气的湿润,可以用加湿器,出入戴口罩,可以吃一些时令蔬果,如秋梨,大家应该最熟悉的“秋梨膏”。

3、精神调养也不容忽视,由于气候渐冷,日照减少,风起叶落,时常在一些人心中引起凄凉之感,出现情绪不稳,易于伤感的忧郁心情,易引发焦虑症、抑郁症。我们在此时应多注意控制情绪,疏解工作压力,早睡早起,调解情志,必要时进行心理疏导。

4、皮肤病:风为百病之长,所以春秋两季的皮肤病人增多,时逢寒露季节,秋风瑟瑟,干燥多风,人们很容易感冒,风寒感冒也会诱发银屑病,还会让得过银屑病的人复发此病。

在这个节气,在吃喝住行上对人们的建议?

饮食上需要注意的几点:

1、多吃甘淡、滋润的食物寒露节气到了,大家在平日里要多吃甘淡、滋润的食物,吃它们才能帮助滋补脾胃、滋润肺肠,对于预防和治疗咽干口燥有好处。其中,这类食物有银耳、雪梨、萝卜、苹果等。建议想要滋补脾胃的话,不妨再以温热的山药粥、甘蔗粥、生地粥、玉竹粥等等。当然,只要用糯米或是粳米烹饪而成的粥均适合当早餐食用。

2、吃点酸性食物酸味具有收缩和收敛的作用,吃进人体以后,能够防止气机发散,防止能量损失。而且酸味还能收敛补肺,在这秋季燥邪横生,肺脏总是受到侵袭,所以说,为了弥补肺脏的损伤,需要适当吃点酸。常见的酸味水果有橘子、葡萄、山楂等等,但是并不能一次性吃太多,不然的话,会损伤肠胃,带来不适的。

3、多吃“根”菜寒露节气到了,在饮食不妨多吃一些“根”菜,帮助保健身体。因为这类食物相比其他的蔬菜,表面所残留的农药含量比较低,吃得更放心一些。其中,常见的“根”菜有莲藕、山药、萝卜、马铃薯之类的。其中,山药是最应该多吃的,因为其既是中药也是美食,富含大量的维生素B,矿物质钾等营养物质。而且吃它比较耐饿,增加你的饱腹感,降低你的进食量,因此,也是帮助你减肥的一大好东西。

4、吃螃蟹要克制秋季正是螃蟹味道最佳鲜美的时候,寒露节气到了,气温下降了,此时正是吃母蟹的最佳时候。所以说,爱吃螃蟹的人们经常会买一些回家烹饪食用。或者说外出聚餐的时候,总喜欢点螃蟹这道菜。注意了,螃蟹性寒并不适合多吃,每次吃一两就够了,可别一次性将全部烹饪好的螃蟹都吃掉。不然的话,很容易造成腹泻等不适。此外,目前正是柿子上市的季节,可是柿子和螃蟹同时吃的话,很容易生成结石。因此,在吃了螃蟹以后千万不要吃柿子,或者说吃了柿子以后不要吃螃蟹,必须要记住这点常识。还有需要注意的是,畏寒的、怀孕的女人、容易过敏的人都不适合吃螃蟹,平日里进食务必要避开它才行。

其次,出行穿衣一定要知道“脚不露”的重要性,切不可贪图美丽漂亮而受凉,从而导致一系列问题,另外注意平时可以开窗通风,但一定要注意睡眠时要关闭,避免受凉。

中医对血管的养护与治疗的理论是什么?

中医是我国的传统医学,在我国流传发展了几千年,从最早的《*帝内经》《神农草本》到《伤寒染病论》《脉经》《诸病源候论》,到公元14世纪明代著名伟大的医学家李时珍于年写成了世界名著《本草纲目》是早期最为完善的医学。《*帝内经》里讲“百病源于经络堵”。中医学认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这句话是概括“气”与“血”的关系。气血都是构成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气为血之帅”包括气能生血,气能行血。“血为气之母”是指血为气之载体,血能生气。气属阳而偏动,血属阴而偏静,二者不可分离,无论在生理上,还是在病理上,都是互相依存、互相滋生、互相影响的。阴阳失衡,造成气不足,无力推动血运行,血不足,无法使气统血达脏腑濡养,气虚血瘀而致血栓形成。补益气血,活血化瘀成为血栓类疾病的治病基础。

有什么具体方法可以帮助广大听众在这个节气快速适应自然界的变化,以确保体内的生理(阴阳)平衡?

实际上从养生角度出发,代茶饮或按摩手法都可以。

1、养生饮品:出门诊的时候,看见办公桌上一杯“八宝茶”,很温馨的感觉。八宝茶主要是:花旗参、葡萄干、桂圆干、红枣、枸杞、罗汉果、贡菊、冰糖。花旗参和罗汉果都具有润肺清咳的作用,而葡萄干和红枣都有很好的补血作用,能促进血液循环。枸杞子和贡菊都对肝脏和眼睛有着很好的养护作用,而且贡菊还具有清热解*,缓解感冒症状的作用。秋天天气干燥,很多人容易出现嗓子干痒、咽喉肿痛、咳嗽等不适症状,这时不妨泡杯“麦冬茶”来润嗓。传统中医认为:麦冬草具有滋阴、去火、润嗓的作用。

2、朝盐晚蜜寒露是热与冷交替的秋季的开始。在秋天里,秋燥是让人烦恼的一件事。对付秋燥的佳饮食良方就是:“朝朝盐水,晚晚蜜汤”,早粥晚汤,少食辛辣刺激,补充人体水分,防止皮肤干燥,润肠通便。(补水误区:发现皮肤越来越干燥,不少人以为,只要多喝水,就可以补充水分啦。真相却是,光喝白开水,水分反而易流失。不过,如果在白开水中加入少许食盐,情况就大不同了,这种方法,与补充生理盐水是一个道理。)

3、早睡早起寒露过后昼短夜长,自然界中的“阳气”开始收敛、沉降。此时便是人们保养阳气之时,早睡可顺应阳气收敛,早起可使肺气得以舒展,因此秋季养生就要做到“早睡早起”,为避免血栓的形成,应该顺应节气,分时调养,确保健康。

4、泡脚与足部按摩:俗话说:“吃了寒露饭,单衣汉少见”。进入寒露后,就不能再“秋冻”了,最重要的是脚部,除了要穿保暖性能好的鞋袜外,还要养成睡前用热水泡脚的习惯。我们科也有现成的“足浴方剂”以助足部活血通络。足部按摩是中医一种外治法范畴的物理疗法,足部按摩具有舒筋通络,利关节,和血脉而除痹痛的作用。

详细内容敬请收听10月2日(周五)生活广播10:30-11:00播出的《养生堂》节目,直播间热线播出频率FM91.1AM

王刚主任简介:

天津中医院

疮疡及周围血管外科行*副主任

中医外科教研室副主任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

中国微循环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天津市静脉血栓防治基地负责人;

中国微循环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天津市静脉曲张微创治疗规范化培训基地负责人;

天津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项目评审专家;

天津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官;

医院特聘普外科专家顾问。

主要社会兼职:

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一届介入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国际血管联盟(IUA)中国分会糖尿病足专委会委员;

国际血管联盟中国分会(IUA)青年委员会委员;

亚太血管学术联盟(APA)委员;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病专业委员会慢病管理专家委员会秘书长;

中国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分会静脉血栓与静脉曲张学组委员;

中国微循环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主髂动脉专委会常务委员;

中国微循环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静脉血栓疾病专委会常务委员;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血管外科分会天津专家组常务委员;

天津市中医药学会第三届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天津市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分会第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

天津市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

天津市肺栓塞和深静脉血栓防治联盟常务委员;

天津市输血协会外科输血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天津市医疗健康学会第一届药物警戒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天津市医疗健康学会第一届血管与腔内血管专业委员会委员;

国家肿瘤微创治疗产业创新战略联盟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五届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等学术任职。

主要学术思想:

1、中西医结合治疗血管外科疾病:擅长血管外科手术,腔内血管介入技术,血管腔镜微创手术;

2、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复杂创面:擅长中医外治法,各类复杂创面修复技术;

3、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院内管理、慢性创面的分级诊疗及培训工作

主治疾病:

各类周围血管疾病(周围动脉硬化闭塞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下肢静脉曲张);糖尿病足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慢性溃疡中西医结合治疗;复杂创面修复等。填补我院手术技术空白10余项。分别为:

1、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EVAR)

2、药物涂层球囊(DCB)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3、TURBOHAWK联合DCB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天津市空白)

4、StraubAngiojet行下肢动脉、静脉血栓机械清除术

5、Trivex下肢静脉曲张透光旋切术

6、EVLT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技术

7、射频、微波消融联合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

8、下肢交通支静脉腔镜下超声刀离断术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

9、髂静脉支架置入术治疗COCKETT综合征(髂静脉压迫综合征)

10、TOPCLOSURE皮肤牵张闭合器治疗复杂伤口(天津市空白)

11、给氧负压引流技术在复杂伤口中的应用

科研成果获奖情况:

1、年主要参与完成“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糖尿病足溃疡期中医综合外治方案优化的多中心临床研究”。年该课题荣获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2、年牵头开展我院VTE防治管理工作,年负责成立中国微循环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天津市静脉血栓防治基地。

3、年主持引进药物涂层球囊(DCB)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新技术项目。

4、年负责成立中国微循环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天津市静脉曲张微创治疗规范化培训基地。

5、目前主要参与结题两项、在研一项国家自然基金课题研究工作。

6、主要参与在研一项天津市卫健委中医药重点领域课题。

7、主持在研一项天津市家庭医生团队能力建设质量控制中心重点课题。

8、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SCI论文3篇,影响因子分别是2.2,2.9,2.8。

9、编辑出版《伤口护理实践快速成长手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