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主动脉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又上新台阶最大直径8038mm,西南 [复制链接]

1#

今年8月,25岁的小张(化名)突发胸背部疼痛,医院血管外科进行检查,检查发现在患者的原覆膜支架远端又出现新的夹层,该夹层动脉瘤最大直径80.38mm,随时有破裂风险。

据了解,患者在五年前曾因StanfordB型夹层行降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此次的夹层动脉瘤为复发性肿瘤。经复查,患者有合并多囊肾、慢性肾衰,且该夹层动脉瘤累及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等重要内脏动脉,手术风险和难度极大!

胸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腹腔干和肠系膜上动脉均由瘤体发出,瘤体直径最宽处80.38mm

患者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医院血管外科就诊,郝迎学主任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并仔细查体后,医院放射科CT室和肾内科透析中心,为患者进行了胸腹主动脉的三维成像检查。

由于该患者夹层动脉瘤系高风险复杂夹层动脉瘤,医院既往无类似病例治疗经验,医院高度重视,并立即组织院内、院外专家联合会诊,最终决定行腹主动脉-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搭桥+胸腹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据悉,该手术属于杂交手术,即先通过外科手术将腹主动脉发出的腹腔干和肠系膜上动脉去分支,再在DSA手术室在夹层动脉瘤内置入覆膜支架,从而达到隔绝瘤体,避免其破裂。

人工血管重建腹腔干和肠系膜上动脉,将发自腹主动脉的内脏动脉“去分支”,为后继的腔内介入治疗创造条件

8月16日下午,医院血管外科赵纪春主任的指导下,医院血管外科团队顺利为患者完成了腹腔干和肠系膜上动脉重建,腹主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和腹腔干阻断时间分别为:15分钟、18分钟和37分钟,出血量仅ml,术后腹腔内脏器官血运良好。

内脏血管旁路手术结束后,在DSA手术室为患者行胸腹主夹层动脉瘤腔内隔绝术。经右侧股动脉入路造影显示,重建腹腔干和肠系膜上动脉通畅,夹层动脉瘤瘤体巨大,随时有破裂风险。遂即引入两枚覆膜支架对瘤体进行腔内隔绝,再次造影显示瘤体消失,支架通畅,内脏分支血管灌注良好,手术顺利结束。复杂胸腹主动脉瘤杂交手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医院在处理累及内脏分支的主动脉疾病方面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DSA下行胸腹主动脉腔内隔绝术,重塑主动脉真腔,造影显示瘤体消失,重建内脏动脉通畅

Tips

累及内脏分支的腹主动脉瘤是血管外科领域公认的疑难复杂手术。传统治疗方法是采用开腹手术进行人工血管置换,但需要开胸开腹、体外转流、主动脉阻断时间长,靶器官缺血时间长、术后死亡率和并发症高。

杂交手术不需要开胸和体外转流,主动脉和内脏动脉阻断时间短,对靶器官的损伤小。此例杂交手术是我院首次开展,年国际上首次报道此类手术,医院是我国开展此类手术最最早和最多的单位,自年首次开展以来也不超过30例。

来源:血管外科

作者:*晶晶

编辑、校对:文玉洁

审稿:罗晓、邓开锋

刊期: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