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主动脉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血管不好,从头伤到脚只要不做这5件事, [复制链接]

1#
治白癜风哪个医院最好 http://m.39.net/pf/a_4331581.html

遍布人体的血管,摸不着、看不见,可等到堵塞发病就为时已晚了。

血管就像一个复杂综错的交通网,连接着人体多个器官及组织部位。

一旦出现堵塞(血脂、血糖、尿酸等残留代谢物在血管堆积),就容易发生“交通事故”,最终破坏身体健康。

血管不好,从头伤到脚

头:影响认知

医院心血管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吴明营表示,现代人由于饮食和生活方式不健康,慢性病不请自来,脑袋里的大动脉血管壁上也悄悄产生了斑块。斑块一点点长大,血压平稳时,还算相对安全。若血压突然升高,斑块就会被“刺激”脱落,冲向细小动脉,导致脑梗死。同时,血管随着年龄增长逐渐“老化”,个别地方还会产生“鼓包”(微小的动脉瘤),一旦破裂,就是脑出血。大脑作为人体的“总司令部”,若是生病了,思维和行动也会跟着失灵,甚至诱发认知障碍。

颈:诱发卒中

“颈动脉是一个流向大脑的血液通道,各种原因造成的该通道内部管径变小,就称作颈动脉狭窄。”吴明营表示,最常见导致颈动脉狭窄的原因是颈动脉硬化,临床上80%以上的人都属于这个情况。动脉硬化过程与水管中水锈形成非常类似:最初表现为动脉管壁上出现硬化斑块,随着斑块一点点增大,最终形成颈动脉狭窄。不仅如此,颈动脉狭窄还是导致脑缺血和脑卒中的“罪魁祸首”。一方面,狭窄的颈动脉会导致脑组织无法获得足够血液,产生缺血症状;另一方面,颈动脉斑块若生长不均匀,可碎裂而产生碎屑,导致脑卒中。

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血脂、吸烟、酗酒都是颈动脉狭窄的高危因素,如生活中经常出现头晕、发呆、无力,白天思维不清、昏昏沉沉,晚上失眠等症状,医院做个颈动脉的超声波检查。若诊断明确,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或手术治疗。

胸:动脉夹层

主动脉是心脏向全身输送动脉血的总通道,也是人体最粗的血管。吴明营介绍,主动脉血管壁有内、中、外三层膜,正常情况它们紧贴在一起,共同承受血流压力。若内膜出现裂口或溃疡,血液冲击便会沿着这个“缺口”进一步撕扯扩张,导致三层膜分离,形成主动脉夹层。若不及时处理,外膜将单独承受血压,随时会发生致命性破裂,动脉血会直接涌入胸腔、腹腔甚至心包,造成大脑和内脏短时间内供血不足,出现失血性休克,患者几秒钟之内就会死亡。

“高血压是主动脉夹层的首要危险因素”,吴明营表示,血压的不稳定极易造成动脉壁的损伤,临床上主动脉夹层患者几乎都存在高血压控制不良的现象。此外,有动脉粥样硬化、血管钙化斑块的老人、孕妇及有主动脉夹层家族史的人,都是该病高危人群。以上人群若出现“撕心裂肺”的疼痛,且持续时间长,并感觉疼痛延伸到了前胸、后背甚至腹部,应及时就医。目前,诊断主动脉夹层,临床常用的是CT检查。医生会根据患者个人情况,选择介入放支架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

腹:主动脉瘤

提到血管疾病,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中风、心脏病,但对腹主动脉瘤却很陌生。其实,人体最大的主动脉血管,往上走可达到颈部、往下走则可延伸到腹部。腹主动脉源源不断地把从心脏泵出的动脉血,通过其分支血管输送到全身,就像树干和树枝一样。当主动脉膨胀越来越薄时,血管像一个被撑大的气球,最终形成主动脉瘤。一旦破裂,会使体内大量失血,导致猝死。

吴明营表示,这个病早期几乎没有症状,但若感到腰背部或腹部呈撕裂感、刀割样等胀痛不适,并伴血压异常升高,则须警惕。此外,建议50岁以上人群,尤其是男性,有高血压、心血管病等慢性疾病,烟龄10年以上,有外周动脉瘤病史者,尽量每年做一次腹部超声检查。

腿:深静脉血栓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是很危险的静脉病。”在吴明营看来,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最典型症状是下肢肿胀。由于深静脉堵住后血液回流不畅,患侧腿就会肿起,还会出现压痛和发热感,就像是被小火从里往外烘烤一样。若对侧没血栓,或血栓不像另一侧那么严重,则会形成不对称下肢肿胀。更加严重的是,若深静脉血栓迁移至肺部,会形成有潜在致命威胁的肺栓塞,患者常常会出现胸痛、憋气、呼吸困难等症状。

血管最怕5件事

爱吃高油脂食物,易堵塞血管

人摄入过多营养,多余的脂质和养分等难以排出体外,就会聚集在血管里。

一方面容易沉积在血管壁上堵塞血管,另一方面还会增加血液黏稠度引发血栓。

熬夜族,增加血管压力

人熬夜时,长期处于应激状态,不断分泌肾上腺素等激素,会造成血管收缩异常,血液流速变慢。

吃多盐和糖,血管壁变皱

正常的血管就像装了清水的玻璃杯,是清亮的,但如果在里面装满蜂蜜和盐,这水变得又稠又黏。

当人吃了过甜、过咸的食物后,血管壁细胞变得皱皱巴巴的。不光滑的血管壁更容易发展成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

久坐不动,代谢废物囤积血管

如果缺乏运动,血液中的废物排不出去,多余的脂肪、胆固醇、糖分等就会囤积在血液里,使血液变得浓稠肮脏,在血管中形成粥样硬化斑块等。

常吸烟,损伤血管内皮

尼古丁在刺激血管收缩的同时,会导致血管内皮细胞的间隙扩大。

反复吸烟就如同用刀一次次将血管内壁划开,拉大裂隙,导致全身血管老化、内膜增厚,甚至出现血栓。

护血管,多吃食物中的血管“清道夫”

血糖稳定剂:普洱茶

普洱茶品性温和,对脾胃刺激相对较小,含有茶多酚等多种有益健康的成分。研究发现,普洱茶具有显著抑制糖尿病相关生物酶的作用,有助于稳定血糖。普洱茶建议在两餐之间饮用,冲泡时要用℃的沸水。喝普洱茶最好先洗一遍,因为大多数普洱茶都是隔年甚至数年后饮用,容易沉积尘埃,“洗茶”可达到“涤尘润茶”的目的。

血脂调节剂:燕麦

燕麦中含有丰富的β葡聚糖和膳食纤维,可抑制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对调节血脂有很好的作用。而且,燕麦能带来较强的饱腹感,使人长时间不饿。建议选择最“单纯”的燕麦,即大片、整粒、不细碎,且不添加任何糖、奶精等成分的燕麦。可用其熬粥,再加些果仁,营养又美味。

血压控制剂:芹菜

芹菜中含有丰富的钾和芹菜素,有利于控制血压。美国心脏协会杂志《高血压》刊登的一项研究指出,适当饮用芹菜汁确实有助于降血压。烹制芹菜要少油少盐,否则会削弱芹菜的降压作用。可将芹菜焯水后凉拌,或者直接用来榨汁喝。

血循环催化剂:黑豆

黑豆含有丰富的花青素,能清除体内自由基,降低胆固醇,促进血液循环。此外,花青素还有护眼的功效。花青素在酸性条件下更稳定,用醋泡有利于黑豆中营养物质的吸收。泡制前需要先将黑豆炒熟,放凉后倒入陈醋使其没过黑豆,但需要留出大约1/3的空间,以免黑豆膨胀溢出。盖好盖后浸泡,等黑豆完全膨胀后就可以吃了。黑豆还可用来打豆浆或熬汤。

血液净化剂:海带

海带不但是含碘较高的食物,还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胶质,其中的胶质成分能结合血液中的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具有排*、净化血液的作用。可直接将海带泡发后,制成凉拌海带丝。不过,由于海带属于凉性,建议身体较寒、体质虚弱的人可以吃些海带炖豆腐,高温加热能中和海带的凉性。

血栓溶解剂:纳豆

纳豆是由*豆通过纳豆菌发酵制成的豆制品,研究证实,纳豆中的纳豆激酶能“溶解”血栓,防止心肌梗死、脑梗死等疾病。此外,纳豆还富含大豆异*酮、锌、钙与维生素K,能补充雌激素,改善更年期症状,还可预防骨质疏松。为了保持纳豆激酶等成分的活性,纳豆不能加热吃,必须是凉菜状态,新鲜食用。此外,为了保持它有益于心血管的健康特色,不能在里面加入大量油脂,也不建议配合大量动物性食品食用。

来源

生命时报、健康时报、科技日报、健康圈

1

END

1

订报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