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主动脉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急性肾衰竭考点精讲 [复制链接]

1#

1.病因:肾前性(心脏原因;血液丢失;体液丢失)肾性(肾小管损伤为主,药物、*物)肾后性(尿路堵塞)2.临床表现(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少尿期:①少尿()低比重尿②血肌酐绝对值每日升高44.2μmol/L③高血钾症是急性肾衰竭最严重的并发症,是起病第一周死亡最常见的原因。多尿期:肾功能开始恢复的标志。3.护理、治疗:量出为入(出量+)优质蛋白低钾饮食高钾处理(10%葡萄糖酸钙;葡萄糖+胰岛素;5%碳酸氢钠)

是指由各种病因引起的肾功能在短期内(数小时或数日)急剧下降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少尿或无尿,血尿素氮和肌酐迅速升高,水、电解质、酸碱失衡及尿*症症状。

短时间+迅速恶化

1.急性血容量不足(1)消化道失液:如呕吐腹泻。(2)各种原因引起的大出血:休克和血容量不足,肾严重灌注不足,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肾小管变性及坏死是常见急性肾衰竭的原因。

肾前性本质--肾缺血因素

(3)皮肤大量失液:中暑及大量出汗未及时补充血容量。(4)第三间隙失液:如大面积烧伤、腹膜炎、坏死性胰腺炎,大量液体进入第三间隙,引起严重血容量不足,导致肾衰竭。(5)过度利尿:利尿可引起失水失盐。过度放腹水。

1.急性肾小管坏死2.急性肾*性物质(1)抗生素(2)造影剂:包括各种含碘造影剂。(3)重金属盐类:如汞、铅、铀、金、铂、铬、砷、磷等。(4)工业*物:如氰化物、甲醇、四氯化碳、甘油、杀虫剂、除草剂等。(5)生物*:如蛇*、蜂*、斑蝥*、鱼胆*等。(6)其他:环孢素、大剂量静点甘露醇等。

3.肾小球疾病如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急进性肾炎、肺出血肾炎综合征、血清病等。4.急性间质性肾炎5.肾血管性疾患如肾动脉栓塞和血栓形成腹主动脉瘤、肾静脉血栓形成等。

1.输尿管结石2.尿道梗阻见于结石狭窄后尿道瓣膜。3.膀胱颈梗阻4.前列腺增生肥大和肿瘤5.膀胱肿瘤或膀胱内积血块6.妇科疾患盆腔肿瘤压迫7.神经源性膀胱

本质:尿路阻塞

1.少尿期:(1)少尿或无尿:一般持续1~2周。每日尿量持续少于ml为少尿,少于ml为无尿。尿色深而混浊,尿内有蛋白、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及其碎片和颗粒管型。尿比重常为1.~1.。成人正常:1.~1.(2)进行性氮质血症:血肌酐绝对值每日升高44.2μmol/L,或在24~72小时内血肌酐相对值增加25%~%。在创伤、高热等情况时,血尿素氮、肌酐、钾和有机酸的浓度增长较迅速。(3)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表现为水过多,严重者可导致急性心衰、肺水肿或脑水肿;心力衰竭是本病的主要死因之一。高钾血症可诱发各种心律失常,重者心室颤动、心跳骤停;高血钾症是急性肾衰竭最严重的并发症,是起病第一周死亡最常见的原因。代谢性酸中*;高磷、低钙、低钠、低氯血症。

(4)其他表现:高血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包炎等心血管表现;恶心、呕吐、腹泻、食欲减退等消化症状甚至消化道出血;常伴有肺部、尿路感染,以及其他重要脏器的衰竭。

2.多尿期尿量增加的速度较快,经5~7日左右达到多尿高峰,甚至每日尿量可达~0ml或更多,是肾功能开始恢复的标志。多尿期血尿素氮、肌酐等随尿量增多而逐渐下降,尿*症症状也随之好转。此期仍易发生感染、心血管并发症和上消化道出血等。此期持续1~3周。

3.恢复期病人尿量正常,病情稳定,各项化验指标平稳。

1.血液检查

①轻至中度贫血,白细胞增多,血小板减少。

②血尿素氮和肌酐:无并发症时,每日血尿素氮约上升3.6~7.1mmol/L、血肌酐约上升44.2~88.4μmol/L;在高分解状态时,每日血肌酐可升高.8μmol/L或以上。③电解质:血清钾升高>5.5mmol/L。血清钠正常或偏低,血清钙降低,血清磷升高。④血pH:低于7.35。

磷钾高,钠钙低

2.尿液检查①尿量:少尿型,每日尿量在ml以下。②尿常规:外观浑浊,尿色深;尿比重低且固定,在1.以下;尿沉渣镜检可见肾小管上皮细胞、上皮细胞管型、颗粒管型及少许红细胞、白细胞等。③尿渗透浓度与血渗透浓度之比:低于1:1。④尿肌酐与血肌酐之比:常低于10。

⑤尿钠:增高。⑥肾衰指数:常大于2。(尿钠*血肌酐)/尿肌酐(正常值:1以下)

1.积极治疗原发病、去除病因。2.少尿期保持液体平衡,一般采用“量出为入”的原则,每日进水量为一天液体总排出量加ml。予以高糖、适量脂肪及限制蛋白饮食;注重钾平衡、纠正酸中*、积极控制感染。3.多尿期最初1~2天仍按少尿期的治疗原则处理。尿量明显增多后注重水及电解质的监测,尤其是钾的平衡。4.恢复期的治疗除继续病因治疗外,一般无需特殊治疗,注重营养,避免使用损害肾脏的药物。

1.一般护理2.饮食护理(1)限制蛋白质摄入,可给予高生物效价优质蛋白质(如瘦肉、鱼、禽、蛋、奶类)饮食,每日每千克体重0.8g;接受透析的病人给予高蛋白饮食,蛋白质摄入量为每日每千克体重1.0~1.2g。优质低蛋白(2)保证热量供给:低蛋白饮食的病人需注意提供足够的热量,以减少体内蛋白质的消耗,保持机体的正氮平衡。热量供给一般为每日每千克体重~kJ,主要由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供给。为摄入足够的热量,可食用植物油和糖,并注意供给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B族和叶酸的食物。必要时静脉补充营养物质。

(3)维持水平衡:少尿期应严格计算24小时的出入液量,按照“量出为入”的原则补充入液量。(4)减少钾的摄入:尽量避免食用含钾多的食物,如白菜、萝卜、榨菜、橘子、香蕉、梨、桃、葡萄、西瓜等。

3.病情观察①严格记录病人24小时的液体出入量,入量包括饮水量、补液量、食物所含水量等,出量包括尿量、呕吐物、粪便、透析的超滤液量等。②定期测量病人的生命体征、意识变化。③观察水肿的情况,包括水肿的分布、部位、特点、程度及消长等,定期测量病人的体重、腹围,观察病人有无出现胸腔积液、腹腔积液及水中*或稀释性低钠血症的症状。④观察病人有无出现呼吸道、泌尿道、皮肤、胆道、血液等部位感染的征象。⑤配合医生做好肾功能各项指标和血钠、血钾、血钙、血磷,血pH等变化的观察,并进行心电监护以及早发现高钾血症。⑥监测重要器官的功能情况,如有无上消化道出血,心衰,肺梗死,高血压脑病等表现。4.用药护理发生高血钾时配合医生进行紧急处理:①立即建立血管输液通道。②静脉滴注5%碳酸氢钠~ml,尤其适用于伴代谢性酸中*者;或缓慢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10ml,以拮抗钾离子对心肌及其他组织的*性作用;或静滴25%葡萄糖ml+胰岛素15U,以促进糖原合成,使钾离子转入细胞内。③钠型离子交换树脂20~30g加入25%山梨醇~ml作高位保留灌肠。

5.防治感染常见呼吸道、尿路、血液、胆道、皮肤等部位的感染。①尽量将病人安置在单人房间,做好病室的清洁消*,减少探视人员和时间。②注意无菌操作,透析的各个环节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置管处每日严格按无菌原则进行换药。需留置尿管的病人应加强消*、定期更换尿管和进行尿液检查。③协助卧床病人定期翻身,防止压疮和肺部感染的发生;协助做好口腔护理。

…参考文献…

[1]《内科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主编:李丹、冯丽华。

[2]医学教育网

图片来源网络

END

今天你进步了吗?往期内容请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