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医院公益抗白无止境 http://pf.39.net/bdfyy/bdflx/160706/4892467.html近日,我会副会长兼血管诊疗中心协作组组长,医院血管外科副主任薛冠华医师团队运用体外“三开窗”技术,成功救治1例复杂内脏区腹主动脉瘤破裂患者。
体外“三开窗”
肠系膜上动脉、
双肾动脉开窗。
70岁的陈老伯既往有长期高血压病史,6月的某个晚上突发腹痛,医院就诊考虑是腹主动脉瘤破裂,立即转至我院就诊。当时血压已低于90/60mmHg,呈休克状态,血管外科接诊后边行输液抗休克治疗,同时立即行增强CT检查,但是结果比想象中更为复杂,动脉瘤位于腹主动脉内脏区,由于该区域涉及腹腔各个脏器如胃肠道、肝脏、肾脏等血供,其治疗的难度远远大于一般的腹主动脉瘤。唯一幸运的是该患者腹主动脉瘤的破口在后壁,因后腹膜和后方脊柱的压迫,出血尚局限,但仍有随时再次破裂的风险,如再次破裂,患者基本没有存活可能。
3D打印模型——红色为动脉瘤破裂区域
薛冠华在仔细评估患者病情后,决定迎难而上,突破手术禁区。将患者的主动脉及动脉瘤3D打印,从而取得模型,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通过支架体外开窗技术,在保留内脏区各个动脉重要血供的基础上,行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
术前造影
1
术后造影
2
手术由薛冠华主刀,倪其泓及郑恩栋医师共同参与,在麻醉科、导管室、外科监护室和放射科各位医师的协作下进行。
先通过3D模型对腹主动脉上重要血管进行定位。于支架上采用体外“三开窗”技术,预留肠系膜上动脉和双肾动脉的位置,再将支架重新组装,术中精确定位释放支架。由于该患者血管扭曲,尽管双肾动脉对位良好,但肠系膜上动脉血流较慢,于是请胆胰外科主任医师孙勇伟与副主任医师花荣会诊,解剖肠系膜上动脉后,逆向穿刺,通过“潜望镜”技术于肠系膜上动脉置入支架1枚,复查造影患者腹主动脉瘤隔绝良好,肠系膜上动脉及双肾动脉血流均通畅,术后10天恢复顺利出院。
对于腹主动脉内脏区的动脉瘤,手术既要充分隔绝动脉瘤,又要确保各个脏器的血供,腔内治疗的技术难度大,曾一度被认为是腔内治疗的禁区。医院可以开展,而开放性手术又存在创伤巨大、术后恢复慢等缺点。该手术的成功实施标志我院血管外科腔内技术治疗主动脉疾病已位于我国前列。
薛冠华
血管外科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导。发表国内外核心期刊论文34篇,其中SCI6篇(IF=16.03)。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一项,上海市科委项目(省部级)2项。
本文转载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CCTMIS(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转化医学产业分会)致力打造一个“产学研医、协同创新”的平台,目前协会有40个按照疾病分类的协作组,超过个会员,其中超过半数为临床专家型医生!
1、您所在细分领域的临床专家、企业、科研机构的交流社群,40个专业协作组;
2、产业上下游资源整合,组建、参与医疗专业领域协作组;
3、发起和参与上市后产品应用再评价临床研究;
4、组织申报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I类),发起和参与创新医疗产品技术推介,卫生经济学评价;
5、发起和参与技术标准、行业标准的研究与咨询;组织产品、技术转化咨询论证;
6、优秀项目收录CCTMIS项目库,有投融资协作组作为资本支持;
7、查阅“CCTMIS中以国际转化医学产业大赛”由专家甄选的+以色列创新医疗项目内容。
1、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