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主动脉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右美托咪定对儿童术后行为改变的影响 [复制链接]

1#

在全麻下接受手术的儿童可能会出现行为上的变化,如在麻醉恢复早期,也可能推迟到术后几天或几周。急性行为改变的特征是儿童对周围环境的认知发生了变化并产生定向障碍。延迟行为改变(称为住院后行为改变)的特征是睡眠和饮食紊乱、发脾气、做噩梦和焦虑。据报道,住院后行为改变发生在50%以上全身麻醉的儿童中,并且有一些与苏醒期谵妄有共同的危险因素,例如学龄前儿童和潜在的焦虑。

右美托咪定是一种高度选择性的α2肾上腺素能激动剂,已被证明能有效降低儿童苏醒期谵妄的发生率,但其对术后行为改变的影响尚未得到评估。作为一种术前用药,右美托咪定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治疗住院后行为改变的疗法。

来自澳大医院麻醉科的研究人员设计了一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其目的是确定右美托咪定是否能有效减少2-7岁儿童日间手术后的住院后行为改变。次要目的是确定将其作为术前用药是否会有更大的益处,或者通过术中给药是否可以达到相同的效果。该研究结果发表于年11月Anaesthesia杂志。

方法:

本研究招募了2-7岁行择期日间手术的儿童。排除标准:存在严重合并症(ASA3级或更高);对右美托咪定过敏;使用抗高血压药物;存在行为问题(定义为因行为问题由儿科医生治疗,或因行为问题或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目前正在服药);预计手术过程耗时10min;或在手术当日麻醉科主治医师认为该儿童需要术前服药。

在获得父母书面知情同意后,研究人员术前从该家庭收集基线数据。包括:患儿年龄;性别;兄弟姐妹数量;既往做过手术的次数;父母教育水平;种族;手术类型;患儿气质(使用情绪性、活动性、社会性气质调查来进行测量);父母的基线焦虑(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进行测量);以及患儿在优势与困难问卷(SDQ)上的基线分数。一名研究人员在两个时间点获取改良耶鲁术前焦虑量表的评分:患儿在候诊室被干预之前;麻醉诱导时。

使用在线随机系统将患儿随机分配到三组中的一组,比例为1:1:1。手术前40min,患儿接受经鼻喷剂。右美托咪定术前用药组患儿通过粘膜雾化装置接受2μg·kg-1的右美托咪定鼻内治疗。其他两组儿童接受由重症监护护士准备的等量生理盐水鼻腔喷雾剂,其外观与研究药物相同。研究人员、父母、孩子,正在操作治疗的麻醉科医师以及评估结果人员,对患者分配不了解。

患儿由父母陪伴至手术室,麻醉科医师根据自己意愿采用吸入或静脉方法进行全身麻醉。诱导后,麻醉科医师进行研究操作输注右美托咪定,时间大于10min。术中右美托咪定组患儿接受1μg·kg-1右美托咪定,由生理盐水配制,浓度为1μg·ml-1。术中组或安慰剂组患儿接受重症监护护士配制的等量盐水,以使其看似与研究药物相同。手术后,每个患儿被带到恢复室,研究人员在这里记录不良事件;术中镇痛管理;苏醒期初始疼痛评分;苏醒期止痛需求;苏醒期谵妄发生率;从恢复室离开时间;以及出院时间。

术后第3天,通过电话与父母联系,并使用门诊手术住院后行为调查问卷(PHBQ-AS)和SDQ评估是否存在任何不良行为变化。患儿的疼痛评分和父母对麻醉的满意度也被记录下来。还记录了父母的请假时间和全科医师的就诊次数。术后第14d和第28d重复相同的评估。

主要结果是术后第3d测得的不良行为改变的发生率。使用PHBQ-AS和SDQ记录不良行为改变的患病率和严重程度。次要结果是诱导时焦虑;苏醒期谵妄;疼痛;康复和住院时间;父母满意度和不良事件。

结果:

本研究招募例儿童,有2例儿童被排除,因此对例儿童的数据进行了分析。招募的研究流程图如图1所示。患儿基线特征和术中数据如表1所示。图1本研究中患儿的入组、分配与分析流程图表1纳入研究患儿的基线特征与术中情况使用PHBQ-AS量表测量,三组患儿术后第3d不良行为改变的发生率相似,如表2所示(右美托咪定术前用药组=47%,术中用药组=44%,对照组=51%,调整后P=0.99)。三组患儿的行为改善情况也相似(分别为8%、17%和10%,P=0.22)。术后第14d,三组患儿不良行为改变的发生率均相似。术后第28d,右美托咪定术中用药组不良行为改变的发生率显著降低(表3)。术后第3dPHBQ-AS平均评分为术前用药组为3.12(0.29)分,术中用药组为3.12(0.24)分,对照组为3.12(0.27)分(P=0.99)。术后第14d,PHBQ-AS平均评分分别为3.07(0.35)、3.07(0.25)、3.09(0.26)(P=0.91)。术后第28d分别为3.05(0.24)、3.02(0.18)和3.06(0.33)(P=0.73)。当使用SDQ作为结果指标时,所有三组在第3d的中位数得分均相似,并且在整个随访期间均保持相似(表2和表3)。不良行为高危儿童(定义为SDQ评分高于13分)发生率,基线时术前用药组为31%,术中组为20%,对照组为21%(P=0.24),到第28d时分别为13%、13%和20%(P=0.45)。表2术后第3d用PHBQ-AS和SDQ测量的行为改变表3术后第14d和第28d用PHBQ-AS和SDQ测量的行为变化以及诱导时焦虑无论是术前还是诱导时,两组患儿的焦虑程度均无显著差异(表3)。恢复期报告的疼痛发生率,右美托咪定术前用药组为5%,术中组为6%,对照组为16%(P=0.04)。有7例患儿(3%)出现苏醒期谵妄。其中,对照组有5例,各治疗组各有1例(P=0.22)。这7个病例中有2个是活动不足的(即由康奈尔儿童谵妄量表中的活动不足项目发现,而不是多动项目发现)。右美托咪定术前用药组、术中组和对照组在恢复室停留的中位时间分别为45(37-60[25-])、49(40-65[23-])和36(30-45[19-85])min(P0.)。住院时间中位数分别为(–[80–])、(–[–])和(–[70–])min(P0.)。

结论:

在接受日间手术的2-7岁儿童中,右美托咪定并不能降低术后第3d不良行为的发生率。

麻海新知的述评

本项研究表明,在手术前或手术过程中使用右美托咪定的2-7岁儿童中,在简单日间手术后第3d行为改变的发生率没有差异。本试验中,术后第3d不良行为改变的总体发生率与先前研究中报道的相似(49%)。然而,随着时间推移,接受右美托咪定治疗的儿童,SDQ得分确实有出现改善的趋势,而对照组中行为问题高危风险儿童的发生率保持不变。

术中右美托咪定组的不良行为发生率显著降低,从第3d的44%降至第28d的15%。然而,三组在每个时间点PHBQ-AS实际得分相似,使用SDQ时亦没有检测到这种差异。对于更长时间和更痛苦的手术,或对有充分证据证明有焦虑或行为问题的儿童,使用右美托咪定可能会有益处。

总体而言,苏醒期谵妄的发生率非常低(3%),很难对此做出任何明确的结论。对照组苏醒期谵妄发生率为6%,而右美托咪定组的发生率分别为1%,但该差异在统计学上并不显著。所有三组中的大多数患儿在恢复过程中没有疼痛;然而,对照组疼痛的发生率为16%,而接受右美托咪定治疗的患儿疼痛发生率只有5.5%。这一结果与证明右美托咪定止痛作用的其他研究结果一致。

总体而言,父母对所接受的麻醉治疗满意度没有差异。这表明,对于需行日间手术的其他方面健康的患儿,无需改变目前的麻醉方式。三组患儿的PHBQ-AS和SDQ得分都很低,这意味着目前的护理标准是适当的。物理环境的改善、患者和家属的准备以及工作人员的培训都可医院就诊对儿童的恐吓,从而降低住院后不良行为改变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

本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做为一项单中心研究,因此研究结果可能无法推广到其他儿科人群。此外,本研究只包括2-7岁接受简单日间手术的健康儿童,可能没有包括那些从使用右美托咪定中受益最大的儿童。这种类型的研究也因为缺乏一种经过充分验证的、易于使用的测量工具来评估麻醉后行为变化而受到限制。本研究发现PHBQ-AS和SDQ的分数提供了相似的结果。应该对这些结果指标进行更详细的比较和分析。

(编译卜岚评述范晓华)

原始文献:Lee-ArcherPF,vonUngern-SternbergBS,ReadeM,etal.Theeffectofdexmedetomidineonpostoperativebehaviourchangeinchildren:arandomisedcontrolledtrial.Anaesthesia.;75(11):-.doi:10./anae.

(向上滑动查看内容)

“麻海新知”系列回顾:

点击标题,温故知新

BJA:产科硬膜穿刺后头痛的管理实践

基于Pleth变异性指数的骨科手术患者术中个体化液体管理

七氟醚麻醉期间使用伤害感受水平指导的芬太尼用量以减少术后疼痛

来自DanielSessler教授的临床焦点综述:围术期血压管理

低潮气量和常规潮气量对大手术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

基于BMI评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气道完全闭合的患病率

院外心搏骤停:复苏过程中转运和现场持续复苏与能否存活至出院的关系

全身麻醉联合静脉输注利多卡因对乳腺癌患者术后NETosis和血管生成标志物的影响

有无凝血功能障碍患者行腰椎穿刺术与脊髓血肿的关系

竖脊肌平面阻滞和前锯肌平面阻滞在胸腔微创手术中的应用

非心脏手术后新发心房颤动与随后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关系

医护人员择期手术时围术期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2的感染风险

心脏手术中的围术期开放肺通气策略,区域通气和肺损伤之间的关系

气管导管尺寸与急性呼衰患者纤维喉镜吞咽功能检查期间误吸的相关性

儿童早期接受全身麻醉与神经发育结局:亲子出生队列纵向研究

脓*症患者体温轨迹亚表型与免疫应答的相关性

麻醉方法和止血带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的影响

围术期阿片类药物管理:是否推崇无阿片或少阿片药物策略?

超声引导下椎旁阻滞在乳房手术中的并发症发生率

年心胸血管麻醉进展精选

腹部手术中个体化PEEP优化呼吸力学:一项随机对照试验

Anesthesiology最新综述:围术期液体管理的动态监测

麻醉与原发性乳腺癌患者循环中的肿瘤细胞

羟乙基淀粉与围术期目标导向液体治疗:最新观点与思辩

丙泊酚和右美托咪啶联合瑞芬太尼与否对健康志愿者血清细胞因子浓度的影响

BJA:术中机械通气频率与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关系

非心脏手术后低血压与心肌损伤的相关性

完善麻醉感染控制管理体系刻不容缓:《手术室麻醉工作区感染预防指南》的解读

吸入全麻对非手术志愿者血浆生物标志物的影响

NEJM:物理疗法与糖皮质激素注射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比较

脊柱外科手术的多模式镇痛方案

术后急性疼痛与非心脏手术后心肌损伤相关

改变吸入氧浓度分数在全凭静脉或吸入麻醉中对系统血流动力学、肾灌注和肾氧合的影响

非心脏手术患者术前红细胞分布宽度升高与术后死亡率的关系

非心脏手术后心肌梗死抢救失败的危险因素

JAMA:静脉输注对乙酰氨基酚对腹部术后低氧血症的影响

地塞米松可降低婴儿人群心脏手术后主要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吗?

地塞米松可降低婴儿人群心脏手术后主要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吗?

他汀类药物减少围术期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

哺乳期女性的麻醉与镇静指南(版)

新型冠状病*肺炎相关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表型异质性与临床管理建议

人工智能用于超声引导下的区域麻醉中的图像解释

围术期超敏反应:诊断挑战与管理要点

氨甲环酸对急性出血患者基线死亡风险的影响

临终期重症患者撤除机械通气时的镇静实践与不适

原发性乳腺癌患者的麻醉类型与系统循环中的肿瘤细胞情况

肌松残余与全麻术后肺部并发症:来自最新研究的临床证据

围术期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的对腹部大手术术后效果影响:系统回顾和Meta分析

镁剂可改善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的膀胱不适

周围神经阻滞术后神经系统症状的发生率和病因:回顾性队列研究

创伤性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的实施及时机:CENTER-TBI研究

院外心搏骤停患者肾上腺素的骨内给药与静脉内给药的相关研究

是否限制苯二氮?类药物使用与心脏手术患者术后谵妄的关系

超声引导下股神经置管:垂直神经留置导管比平行神经更易移位?

《ESA/ESICM联合指南:围术期低氧血症患者无创呼吸支持治疗》要点解读

麻醉前应用锁骨下静脉/锁骨下腋静脉超声预测全麻诱导后低血压

PACU患者的呼吸抑制:来自梅奥医学中心的临床经验

急诊开腹手术患者术前贫血与术后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关系

临床评分和生物标志物在患者围术期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剖宫产手术脊髓麻醉后低血压的预防——来自RCT的系统回顾和网状meta分析

即时肺部超声在COVID-19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成年阶段接受全身麻醉手术与老年后脑淀粉样蛋白沉积的增加无关

羟乙基淀粉与外科患者术后肾脏并发症的关系

局麻药物在神经周围纵向扩散范围和神经阻滞持续时间的关系

心脏手术体外循环撤机困难的管理策略

椎管内麻醉联合全身麻醉和单独全身麻醉下行择期开腹主动脉瘤修补术的短期预后差异

非心脏手术患者术后心肌梗死抢救失败的危险因素

瑞芬太尼与心脏手术围术期血糖反应

非心脏手术患者术后30天内并发症与死亡的关系

安全指南:产科椎管内阻滞相关的神经学监测(版)麻醉医师协会和产科麻醉医师协会联合指南

BJA:年龄和BMI对全身麻醉患者肺不张的影响

择期非心脏手术中机器学习衍生的术中低血压早期预警系统对低血压深度和持续时间的影响

老年心脏手术患者术后谵妄与脑氧饱和度降低的关系

腹腔镜下减肥手术在快速康复方案中增加腹横肌平面阻滞的价值分析

新型冠状病*肺炎患者的重症治疗:挑战与建议

6%羟乙基淀粉/0.4对心脏手术患者肾功能和止血功能的影响

非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使用阿司匹林或可乐定对术后1年结局的影响

七氟醚与帕金森病丘脑底核神经元活性与深部脑电刺激的临床疗效

优化老年患者的围术期血压管理

对心脏植入式电子装置(起搏器和复律除颤器)患者围术期管理的实践建议

Anesthesiology:预防患者和医护人员感染应成为新型冠状病*流行时期的新常态

腹腔镜手术中基于腹内压调节PEEP的研究

重症及麻醉团队救治或监护新型冠状病*感染患者的实用建议

神经肌肉阻滞剂在ARDS早期的适用性

鞘内注射布比卡因/吗啡对机器人辅助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恢复质量的影响

非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小潮气量和中等潮气量机械通气对心肌功能的影响

APSF:处置新型冠状病*感染患者的围术期注意事项

择期手术后的急性肾损伤与死亡风险

新型冠状病*肺炎患者实施气管插管术的感控建议:基于SARS患者气道管理的文献回顾

困难气道学会:成人清醒气管内插管指南

利用超声评价妇科开腹手术中PEEP/肺复张手法与呼气末零压对肺不张的影响

术前维生素D浓度与非心脏手术术后心脏、肾脏及感染并发症的关系研究

术前虚拟现实模拟体验可降低择期手术患儿的焦虑和疼痛

职业感染:麻醉科医师面临的风险

感染控制与麻醉防护:基于SARS疫情暴发的管理经验和麻醉指南

硬膜外麻醉下剖宫产的局部麻醉药物选择:贝叶斯网络meta分析

围术期个体化肺开放通气策略时氧浓度对患者术后感染的影响

多学科医疗整合措施对髋部骨折手术后谵妄发生率的影响:一项质量改善研究

成人和儿童手术室外操作镇静前禁食的国际多学科共识声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