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主动脉+双下肢动/静脉CTA成像
背景
/11/13
我院西门子α智能心64排层螺旋CT,是目前我县唯一一台可全面进行全身动静脉血管成像的中端设备。
现以下肢动脉CTA检查为例,来进行血管疾病的评估及诊断。此项检查也是我县开展血管检查的首例下肢血管CTA检查,此技术可初步取代造影(DSA),是除DSA之外的另一种可靠、无创伤性检查。在下肢动脉瘤、动静脉畸形(AVM)等血管性病变的诊断、治疗决策等方面呈现出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11/13
医院
规范下肢CTA的检查技术、提高影像质量和指导临床应用。
检查方案
/11/13
1、检查前准备
设备:西门子64排CT。
检查者:认真核对患者身份信息,仔细阅读CT检査申请单,明确检査目的和要求。
患者:F/31Y/72KG,排查碘对比剂高危患者,签订检查知情书。
2、扫描方案
(1)扫描范围:T12椎体开始至足尖,包括腹主动脉、髂内外动脉、股动脉、腘动脉及小腿和足背动脉。
(2)扫描技术:先行正位定位像,根据定位像确定扫描范围执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选取双肾动脉层面的腹主动脉作为监测点,阈值为HU,达到后触发扫描)。平扫目的是观察血管钙化和ROI的解剖位置。
平扫重建层厚=0.6mm。
增强图像重建层厚采用设备1或2个探测器厚度,以利于CTA图像重组。
(3)对比剂增强方案:先注入低渗非离子型对比剂常规使用剂量ml,流速4.0ml/s,追加盐水30ml,流速3.5ml/s。
图像后处理
/11/13
以下肢CTA横轴面增强的原始图像为基础,根据下肢不同的疾病及临床要求,选用合适的后处理方案。
(1)首先在横断面原始图像及VR图像上观察下肢动脉及分支的大致走行、形态及分布等情况。
(2)若无异常,则进行常规MIP和VR显示。
(3)若发现可疑病变,可在常规后处理基础上,对病变部位、范围、邻近组织情况进行多方位MPR、CPR、MIP、VR显示及相关测量。
后处理图像展示
/11/12
常见下肢血管病变适应症
/11/13
1、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2、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3、下肢动脉畸形栓塞
4、下肢动脉损伤
5、下肢动脉瘤
6、下肢静脉曲张等血管疾病
申明:
本文仅供学习使用,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如有问题,欢迎随时联系。
无论您漂泊到何处
这里都是您的灵*树洞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