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需要注意啥?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期,每个阶段的治疗方案、处理原则是不一样的。急性期患者需严格卧床制动、尽早使用抗凝药物以稳定血栓或者行介入治疗开通血管;慢性期患者需坚持规范的抗凝治疗,同时可以结合静脉活性药物、医用弹力袜,使血栓最大程度通开,不留任何后遗症。治疗血栓是一场持久战,最少要三个月以上,因此要记住三点:治疗需要尽早、足量、足疗程。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慢性期如何治疗?
慢性期既要服用抗凝药物,还要压力治疗及改善静脉血管活性药物治疗。压力治疗就是穿弹力袜,根据血栓情况选择不同长度的医用二级压力弹力袜,不但能有效治疗腿肿,还能减少后遗症发生率。由于血栓对静脉瓣膜有影响,因此需要改善静脉血管活性,可通过药物增强静脉血管的弹性,减轻瓣膜损伤,增加静脉血液回流。
服用抗凝药会不会使血栓脱落?
所谓的抗凝,就是为防止血栓继续蔓延,让血栓从内部逐渐瓦解,并不是一大块的脱落下来。只要平安渡过了急性期,血栓脱落的风险就非常低了。
慢性期会影响日常活动吗?会不会出现后遗症?
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TS),是由于下肢深静脉被血栓堵住了,瓣膜功能受到影响,下肢的代谢废物、*素就会积累在腿上,日积月累,刺激下肢肿胀、发痒、皮肤发黑,容易破溃,最终形成“老烂腿”。为避免出现PTS,急性期和慢性期的治疗一定要规范、彻底!
腿肿痛症状消失后可以停药吗?
针对下肢深静脉血栓,足量、足疗程治疗最低期限是3个月(ACCP-10推荐)。国外的循证医学证据表明,延长抗凝治疗对于血栓的康复、防止复发有很大作用。因此,并不是症状消失就能立即停药。3个月是一个最低期限,若患者配合延长抗凝治疗,可根据D-二聚体水平和下肢血管彩超来判断,如果静脉血栓已经通开了,治疗满3~6个月之后就可以减少药量或者停药了。
慢性期的体位活动和急性期有什么不同?
急性期血栓有可能脱落,引发肺栓塞,因此要绝对卧床7~10天。慢性期血栓基本比较稳定,下地活动以及日常的散步、慢跑这些都是可以的。根据D-二聚体的水平来决定活动的强度,如果D-二聚体已经降到正常了,血栓也稳定了,彩超显示深静脉已经再通或部分再通,此时可以穿弹力袜进行日常生活、运动锻炼。
弹力袜需要穿多久?
弹力袜要穿多久,没有明确的规定,根据临床经验,一般至少穿6月-—2年,对于防止后遗症和预防复发有比较好的效果。
长时间站立对病情有什么影响?
长时间站立会加重腿肿胀,一般连续站立30分钟以内没问题。特别是手术医师、教师、商店售货员等这类人群,或外用弹力袜治疗,或站半个小时就坐下来休息,或者经常背伸、屈曲及旋转踝关节,每个动作保持10秒,10分钟/小时,10次/天。
慢性期再次发生腿肿疼痛是否复发?复发之后咋办?
慢性期再次腿肿并不一定是复发了,在血栓完全通开之前,站太久、走路太多都会导致腿肿。但是突发疼痛就应该引起重视,如果又疼又肿,医院查查是不是复发。只需要做两个检查就能判断血栓是不是复发:D-二聚体水平和下肢深静脉彩超。
参考文献:略!
介入医学科疾病诊疗范围
?血管性疾病:各种原因引起的血管狭窄闭塞血栓形成、动脉瘤、血管畸形、血管瘤及静脉曲张等;如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腹主动脉瘤、肺栓塞、脉管炎、糖尿病足等动静脉疾病。
?良恶性肿瘤:全身各部位良恶性肿瘤;如肝癌、肝转移瘤、肺癌、胆管癌、肾癌、胰腺癌、胃癌、结直肠癌、乳腺癌等恶性肿瘤,及乳腺腺瘤及增生结节、肝血管瘤、肾错构瘤、肝肾囊肿等。
?妇产科疾病: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宫颈癌及输卵管阻塞等疾病。
?非血管性疾病:食管、气管狭窄,胆道梗阻(梗阻性*疸)以及输尿管狭窄等;椎体压缩性骨折、良性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
?出血性疾病:咯血(支扩或肺癌等引起)、鼻出血、妇科大出血、泌尿系出血、消化道出血等全身各部位出血。
?良性病变:乳腺良性肿瘤及增生结节、脾大脾功能亢进、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前列腺增生及盆腔静脉淤血综合征等等。
临沂市(沂水)医院介入医学科:门诊位于门诊楼二楼;病房及介入手术室位于华康楼三楼咨询电话-
qichunh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