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主动脉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金秋清有韵,天空朗无云年第五届 [复制链接]

1#

今年60岁的老刘是一名出租车司机,因久坐落下了腰椎间盘突出的毛病,平时疼就贴贴膏药缓解。

但最近他感觉腰部疼痛剧烈,且持续加重。医院就诊,拍片后发现腰椎部位的骨骼竟然镂空了!

老刘心想,是不是年纪大得骨质疏松了?医生却初步判断是肾癌骨转移引起的,最后病理检测结果证实了这个想法。

为什么腰痛会"指向"癌症?

腰痛是肾癌的典型症状之一,尤其在中晚期,患者会出现骨转移,腰椎是转移的主要部位。骨转移癌会侵蚀骨质,降低骨骼密质程度,在医学上被称为溶骨性破坏。骨骼镂空使得腰椎承重能力下降,腰痛也就随之而来了。

很多恶性肿瘤都能转移到腰背部,比如胰腺癌、乳腺癌、胃癌、肺癌、前列腺癌等。

癌症骨转移引起的腰痛很难通过休息改善,而且痛感剧烈,像触电般的神经疼痛,钝性或间接性腰痛,持续时间较长。疼痛常常发生在后半夜,且痛感较白天更为明显。

如果这种腰痛持续加重,尤其是中老年人,医院做检查,看是否是由癌症引起。

注意:腰痛切莫大意,当心这5类疾病

腰痛在生活中虽然很常见,但有时候它是身体患病的一个重要信号,如果没有引起重视,病情可能会进一步恶化。医生提醒,腰痛要当心以下5类疾病。

01腰椎类骨科疾病

中老年人由于长期劳累、持续负重和不良坐姿等因素,腰部筋肉出现慢性积累性损伤而造成腰肌劳损。或因外伤、退行性病变导致椎间盘髓核纤维环破裂、突出,压迫神经而引起腰痛,也就是腰椎间盘突出。

患者常有腰背酸痛、僵硬等症状,在休息后或稍活动后会有好转,但若活动过多则会加重。另外,老人因骨质疏松在干重活或长时间行走后,也会导致腰部疼痛。

腰痛有急性腰痛和慢性腰痛之分,前者大部分可以通过休息自行缓解,不需要特殊治疗;后者较为复杂,医院检查并明确病因,进行针对性处理。

腰痛患者平时要注意腰部保暖,适当做腰部运动,避免久坐久站,补充钙质。必要时也可采用中医理疗缓解腰痛,如针灸、推拿、按摩、中药等联合治疗。在物理治疗的基础上,搭配中药内服,如中成药腰痛宁胶囊,可缓解寒湿瘀阻经络所致的腰椎疾病。

02泌尿系统疾病

腰痛往往也会和肾问题联系在一起。如肾结石患者肾脏中的结石不断增大,压迫周围神经,腰腹部位置会有刀割般的疼痛,而且会放射到多个部位,持续时间较长,疼痛过后还容易出现尿血。

肾盂肾炎、输尿管结石、肾积水、肾脏肿瘤等疾病也可能引发腰痛。如果腰腹部绞痛并伴有尿频、尿急、尿血等,要考虑是否有这些泌尿系统疾病。建议及时就医,通过尿检、肾脏CT、静脉肾盂造影等方式确诊。

03妇科疾病

不少女性在经期常伴有腰酸,很可能是妇科疾病在作怪。如输卵管炎、慢性盆腔炎等,由于炎性变化,充血、水肿、结缔组织发生黏连等,压迫腰骶神经,导致腰痛。

女性子宫出现前倾或后倾时,会引起子宫和周围组织发炎、黏连,造成腰痛。子宫肌瘤、宫颈癌、卵巢囊肿等严重生殖器官疾病,也会引起压迫性、牵连性腰痛。

若经常腰酸并伴有小肚子坠痛、阴道分泌物异常等,要考虑女性生殖系统炎症。医院做妇科B超,确诊患者需到妇科专科治疗。

04消化系统疾病

消化系统是人体的一大系统,胆囊、胰腺、胃部及肠道等器官都属其中,如果这些部位出现溃疡等情况也可能引发腰部疼痛。

胆囊炎的具体腰背痛症状为右侧后背胀痛、放射性腰痛,急性胰腺炎则是左侧腰背部放射性疼痛。

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常常在晚上因腰痛痛醒,这种疼痛比较有规律,多与饮食有关。这种情况服用质子泵抑制剂多数可以有效抑制。

05心血管疾病

腰背疼痛还有可能是心血管部位发出的求救信号。

由于身体中分枝细微的内脏神经都在脊髓处汇集成一束,支配心脏和腰背肩颈部位的感觉神经在连接大脑时用的是同一条神经通道,所以有时候大脑很难分清是心脏部位有病变,而误以为是腰痛的信号。

心血管疾病引起的腰背肩颈疼痛,呈阵发性、规律性,活动时疼痛感尤其明显。医生提醒,应警惕腹主动脉夹层、腹主动脉瘤等心血管疾病,要及时就医。建议60岁以上老人每年做一次腹主动脉彩超或CT。

总之,腰痛虽然十分常见,但中老年人腰疼不是小毛病,有可能是癌症信号。若经常出现腰痛,医院让专业的医生做准确的判断,再对症治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2#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在丹桂飘香的金秋十月,由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主办,医院妇产科承办的年第五届妇科微创与生殖珞珈高峰论坛,依旧如火如荼的进行着,虽然已进入大会议程的最后一日,线上学员依旧热情不减,反响热烈。今日大咖们仍然围绕着妇科微创及生殖、产科领域的问题进行探讨与交流,内容精彩纷呈~

学术讲座

关小明教授子宫内膜异位症中LESS及NOTES的应用

关小明教授介绍了应用LESS及NOTES行不同部位内异症病灶切除的手术技巧。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妇科常见病,常引起疼痛、、不孕、盆腔包块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手术中对异位病灶的充分识别和完全切除是手术治疗效果的保证,可显著改善疼痛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并显著降低术后复发率。单孔腹腔镜手术及经自然腔道手术完全可以胜任子宫内膜病灶的切除,且利于标本取出等优势,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切除术中自动举宫器是强有力的辅助器械。

孟元光教授妇科机器人手术血管损伤的处理

机器人手术在妇科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有树叶放大效应,可减少对助手的扶镜的依赖,减轻肌肉负担,延长外科医生执业生涯,但先进的手术方式仍无法规避并发症的发生,血管损伤是妇科机器人手术中较常见和凶险的并发症。术中血管损伤容易发生在腹主动脉、髂血管和变异的血管,静脉更易破裂。当血管损伤发生时,需保持镇静,不盲目钳夹、反复电凝,仔细辨别周围解剖结构,必要时及时中转开腹。通过机器人手术下精巧的缝合、血管球囊置入等方式可有效处理血管损伤。术后需警惕嘉兴动脉瘤、血管损伤后继发感染、术后出血等远期并发症。预防损伤发生的重点主要在能量器械的功率设定、器械完整性、点踩式激发双极电凝等方面。

刘开江教授从手术角度谈内膜癌治疗新进展

年NCCN指南更新推荐临床结合内膜癌新的分子分型(TCGA、ProMisE)进行预后判断、指导治疗。子宫内膜癌手术理念有微创化的发展趋势。通过子宫内膜癌确定了腹腔镜技术在恶性肿瘤手术的价值。术中需重视无瘤原则,尤其对于II期患者,建议同早期宫颈癌一样避免举宫杯的使用。淋巴结的情况是内膜癌分期的重要内容,前哨淋巴结(SLN)理念的应用是对内膜癌淋巴结转移特点的体现,最理想的应该是两侧均有SLN,如果SLN阴性,不需清扫,如果SLN阳性,需完整清扫,如果一侧不显示SLN,必须完整清扫,对于有重大可以转移的淋巴,需完整清扫。

卢美松教授宫腔粘连与宫腔镜手术

宫腔粘连常表现为月经过少或闭经,疼痛及周期性腹痛,常导致不育、自然流产、早产、前置胎盘、异位妊娠等妊娠相关问题。临床可通过宫腔造影、经阴道超声、MRI检查等辅助诊断。国内采用中国IUA分级评分标准对粘连进行评估。治疗目的是恢复宫腔解剖学形态及宫腔容积,治疗相关症状(不孕、疼痛等),预防再粘连形成,促进子宫内膜再生修复。不孕、反复流产、月经过少且有生育要求者,宫腔粘连分离手术可作为首选。手术原则为分离切除瘢痕组织,恢复宫腔解剖形态,保护残留子宫内膜。术中需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