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主动脉瘤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儿子教我下象棋亲子关系里,最需要的是感
TUhjnbcbe - 2024/4/8 16:49:00

最近儿子迷上下象棋,经常邀请我和他一起玩,但因为我白天上几个小时的网课,中午晚上批改作业备课答疑,再加上我确实不会下象棋,我基本都是拒绝了事,儿子就只能找爸爸下。但是昨天晚上爸爸加班,一直没有时间,儿子就邀请我和他下一盘,我说不会,儿子说“妈妈,我教你!”

也许是连着上了几个小时的网课,也许是真的兴趣不在,20多分钟我始终记不住那几个最基本的规则,下的时候也是连连出错,但是儿子始终没有责备我。儿子皱着眉头想了想,说“妈妈不喜欢红色,妈妈,你用黑色的棋子试试。”

还是不行。

我能看出儿子明显地失落,但是他还是抬起头笑着说:“妈妈,你一定是上网课累了,才记不住的吧?”

后来我接了同事一个电话,打完出来的时候,儿子拿着一张大八开的纸给我看:“妈妈,这是我给你画的象棋规则说明,你看看会不会简单些。”

“为什么用这么大的纸啊?”

“因为妈妈天天对着电脑上课,眼睛都疼了,画大了才看得清啊!”

小朋友给我画的象棋指南图

①X代表象,走田字;②M代表马,走日字;③车行直路炮翻山;兵卒过河横竖走,士象不离老王边。将帅不出九步宫,双士不离将帅边。

连很详细的别马腿、别象腿都给我画出来了。

那一刻,我突然觉得很惭愧,印象里儿子教我下五子棋、玩桌游、打扑克牌,从来没因为我学不会记不住发过火,反而是我这个又是妈妈又是老师的人,经常在儿子表现没有达到我满意的时候说一些打击儿子的话。

很多次晚上儿子要我给他讲故事玩游戏,而耽误我批改作业、在线答疑的时候,我都会批评儿子不懂事,但是想想,一个六岁的小孩,需要多懂事?他不过是想让妈妈陪陪自己而已。

“你怎么这么笨,教了你几遍了就是学不会?”

“你是木头脑子吗?这么简单的题目都做不对?”

“就你这样的,干什么都干不好,还有脸吃饭?”

这些场景是不是很熟悉?

这可能是很多父母经常给孩子说过的话,我也曾经因为儿子不喜欢学英语,打过儿子一次,那也是我唯一一次动手,虽然是轻轻的拍了一下屁股,但是儿子到现在一直都记得。

我们为什么会有这些行为?因为我们是父母,因为我们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我们忘记了站在面前的只是个几岁的小孩子。

美国教育家塞勒.赛维诺曾说过:“每个人观察认识问题,都会有自己的视角和立足点。身份、地位不同,所得的结论就不同。父母与子女的年龄悬殊、身份互异是影响相互沟通的重要原因。若父母能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思考,一切将迎刃而解。”

很多时候,对于孩子,我们缺少的不是爱和责任,而是感同身受。

“站在孩子的立场思考”,就是让我们再面对孩子的语言和举动时,弱化自己的父母身份,以孩子的情感去面对他们正在面对的一切。

孩子考试没有及格,不要着急批评;孩子打翻果汁,弄洒米粥,不要上来就训斥“笨手笨脚”。也许他只是想努力地把它们放进自己嘴边,但是因为他们胳膊不够长,他们手臂的力量不够大,因为打翻果汁和米粥并不是他们的本意。

举个例子:你答应了给孩子过生日买礼物,但你却不得不因为一件紧急任务加班,回到家你只能给孩子说“对不起”,那这时候你是希望孩子生气的指着你说“不守信用”,还是希望孩子能接受你的道歉,仍然给你一个温暖的拥抱?

当然是后者!如果孩子做到了后者,就是孩子相信了你缺席的理由,他站在了你的角度接受了你的道歉。

一个幼童都能做到对成人“感同身受”,为什么我们却做不到?

一、感同身受在亲子关系中的好处

1、缓和亲子关系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德华·桑代克曾说过:“父母只有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问题,才能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而不武断地下结论,这样才能减少与孩子的冲突,赢得孩子的信任。”

回忆一下我们的青春期,有多少次和父母的争吵不快,都是因为不能体谅彼此的心境和意愿?

我母亲总体算是一个非常称职的母亲,但是即使这样,高中分文理科的时候,她还是找班主任给我从理科改到文科,因为她要让我和她一样做老师,有一份稳定的职业;在我课余时间阅读物理化学杂志的时候,我仍然是她口中的“不务正业”。我一度怨过母亲,因为文科,大学填志愿的时候即使我考得成绩很不错,有很多专业也不能填报。我甚至在日记里写道:最疼爱我的那个人,毁了我的人生。

我们本来是无话不说的,但因为她不能“感同身受”我对于物理化学的热爱,我对自己梦想的追求,擅自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我们的关系一度很疏远,直到母亲重病才终于缓解。

亲子关系里多数的主动权一定是在家长的手中,你希望和孩子以怎样的方式相处,你家要做出符合你期望的行动。如果父母能站在孩子的角度面对孩子人生将要出现的挑战、选择,用感同身受的语言和行动,给孩子建议和指导,亲子关系一定会融洽和谐。

2、有利于孩子的身心成长。

随着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很多家长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自己的工作上,忽略父母责任,很少有时间能静下心来和孩子进行沟通。现实中,我们只希望子女无条件服从我们,却做不到无条件的去尊重孩子。尊重孩子要求我们能够设身处地的站在孩子的位置,用他们的眼睛去看,用他们的耳朵去听,用他们的方式去思考。

父母和孩子原本是世界上最亲密的关系,但是现实很多孩子有来问题第一时间想的不是和自己的父母诉说,而是和同学、网友交流,甚至是通过打游戏、自暴自弃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我所带的学生正好是处于青春期,这个时期的孩子敏感、叛逆,很多孩子如果找不到好的出口排解自己的郁闷,最后都会出现不可挽回的情景。

前段时间热播剧《小欢喜》里的英子,就是因为妈妈宋倩不同意自己报考理想的大学,前段时间热播剧《小欢喜》里的英子,就是因为妈妈宋倩不同意自己报考理想的大学,最后选择跳湖轻生表达自己的不满,这是孩子对于父母最后的反抗。

原生家庭对子女的影响,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际中,都有充足证明,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对于孩子的所做所想,不要武断的下结论,请站在孩子的角度进行考量,处理方式也有待商榷,不要总让孩子觉得不被尊重、不被理解,一味的批判斥责,让孩子身处压抑的环境,除了影响孩子的性格,严重的可能会引起孩子的过激行为。

感同身受,在尊重有爱的家庭里才能养育健康的孩子。

二、如何在实际亲子互动中做到感同身受?

1、放下父母权威,不要用自己的观点左右孩子

戴安娜·鲍姆林德(DianaBaumrind)把家长分为权威型家长、专制型家长、溺爱型家长和忽视型家长四种。

权威型家长有其优点,但是缺点也显而易见。电影《神秘巨星》里,热爱唱歌的女孩尹希娅,一直梦想成为全世界最优秀的歌手,却遭到家暴成性的父亲百般阻挠,电影里有个镜头是尹西娅被爸爸捏住嘴巴,我想那一刻被捏住的不仅是女孩的嘴巴,还有尹希娅的尊严和梦想。

新闻报道里的北大学生王猛,十二年不回家,拉黑父母联系方式整整六年。为什么一个优秀的高材生会这样对待自己的父母?因为在王猛看来,他的父母一直把他当成对手和敌人不断进行讽刺和打击,在他多次试图和父母沟通时,得到的回应也是:父母为什么不能管教孩子,责怪他为什么这么久的事还不能释怀。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里写道:“要求服从,不如传输价值观,把问题集中在如何帮助孩子上”。

在书中也有这样一个例子:

汤姆和他的朋友吉姆,两个人都才三岁,他们在玩玩具木琴。吉姆的音锤卡住了,生气地哭了起来。他的妈妈警告他说:“你没有理由大哭大闹的,我不会给你修音锤,除非你停止尖叫。”吉姆继续哭闹,于是他的妈妈拿走了玩具。这一下,吉姆大发脾气,场面颇为壮观。

与吉姆的例子形成对照的是,汤姆的音锤也卡住了,他也哭了起来,他的妈妈对他说:“你哭是因为音锤卡住了,我们需要修好它。”哭声停止了。现在,无论什么时候音锤被卡住,汤姆都不会再哭,而是拿过去让妈妈修理。

吉姆的妈妈用的方法是漫骂、威胁、责备和惩罚,而汤姆的妈妈则是指出问题所在,然后给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两种方法,好坏优劣,一目了然。

2、用心陪伴和倾听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有时是不需要用嘴去说,而是要用耳用心去听。

在很多事情上,往往孩子不明白父母为什么要这么做,父母也不理解孩子为什么要那么想。孩子毕竟年幼,关键在于父母不得其法。心理实验表明:通过敏感的聆听,父母可以造成孩子令人欣喜的改变。而当父母看上去对孩子的情绪和观点漠不关心时,孩子会感到失望和不满。

著名教育家阮庚梅曾说过:“多蹲下来听孩子说话,你看到的将是一个纯真无邪的世界。”

从父母的角度看孩子的世界,不难;难的是蹲下来,保持和孩子一样的高度看世界。我们是一样的生命,我们理应彼此尊重,一起成长。

3、给与孩子足够的尊重和信任

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积极自信、阳光乐观,但很多时候却事与愿违。殊不知孩子面对世界的自信心绝大多数都来源于我们对待孩子的日常言行之中。

孩子想尝试自己穿衣服,我们嫌慢,起而代之;孩子想自己吃饭,我们嫌弄得满桌都是,拿起勺子就喂……这不是做帮孩子,这是对孩子的不信任,久而久之孩子不会也不敢再去尝试,自然离我们期望的样子越来越远。

莫言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发言稿里,回忆了母亲做他人生中的八件小事,虽然都是小事,但是却对莫言的人生有非常深远的影响,照亮了他的人生,让他从高密乡村走到了诺贝尔的领奖台。莫言写道:“我母亲不识字,但对识字的人十分敬重。我们家生活困难,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但只要我对她提出买书买文具的要求,她总是会满足我。她是个勤劳的人,讨厌懒惰的孩子,但只要是我因为看书耽误了干活,她从来没批评过我。”

莫言的母亲即使在那样艰苦的生活环境里,仍然尊重孩子的梦想,年2月,莫言应征入伍,携带的全部家当,就是“母亲卖掉结婚时的首饰帮我购买的四本《中国通史简编》,走出了高密东北乡这个既让我爱又让我恨的地方,开始了我人生的重要时期。”

尊重我们的孩子,也是尊重我们做父母的权利。

写在最后

父母和孩子的关系从根本上讲也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希·弗罗姆在《爱的艺术》中指出:“真正的爱意味着产生爱的能力,它蕴含着爱护、尊重、责任和了解。“

孩子是我们生命的延续,但不应被我们当做复制品,倾听孩子、尊重孩子、理解孩子,感同深受,才能更了解孩子的内心,让孩子在爱和自由中成为具有独立人格的人。

你的孩子并不是你的,

他们是对生命本身充满渴望的儿女。

他们是经由你来到这个世界,但不是出自于你。

虽然他们和你在一起,但他们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他们你的爱,但不是你的思想,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他们的身体居住在你的屋子里,但是他们的灵魂却不是。

因为他们的灵魂居住在明日之屋,甚至在梦中你也无法前去那儿探访

你可以尽力使自己变得像他们,却不要设法把他们变得像你。

————纪伯伦《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

1
查看完整版本: 儿子教我下象棋亲子关系里,最需要的是感